隊員們進行實地考察
7月11日至7月15日,福建農林大學藝術學院、園林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隊赴晉江市英林鎮鈔井村開展為期五天的社會實踐。
隊員們走進鈔井村,緊密結合“兩學一做” 進行村莊田野風光項目的方案設計,為當地“美麗鄉村”項目建設“出謀劃策”。
7月12日,在晉江農業局相關負責人的推薦下,實踐隊隊員們來到鈔井村,首先開展村莊現狀考察。
“建設美麗鄉村可以留住村民們的鄉愁,留住年輕勞動力,發揮眾人的力量建設農村,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鈔井村支部書記洪清瑞如是說道。洪清瑞帶領隊員們對開始建設的項目和尚待改造區域進行實地考察。其間,隊員們通過細心地觀察,從專業的角度對正在進行中的項目所存在的缺陷提出補救措施,并對村莊的綠化、美化現狀進行分析和討論,通過采訪村民的形式了解當地的民風民俗。洪清瑞由衷感慨“如果你們能早點來就好了,有專業的指導就能盡量避免出現盲目建設的情況了。”
7月13日,有前一日實地考察的鋪墊,實踐隊隊員們迅速投入到村莊主要景觀節點的規劃設計中。根據隊員們不同專業優勢進行明確分工,分別對河道、道路、功能綠地以及建筑立面進行景觀布置,由于時間有限,隊員們日夜趕工,反復修改,只為達到最佳成效。隊長施世強表示:“‘美麗鄉村’這個名字并不陌生,甚至是非常熟悉,但一直以來都是通過網絡和書面來了解它,真正接觸還是第一次,這種真切的感受與所通過介質傳播的完全不同,真實感很強,并且能親身投入到‘美麗鄉村’的建設中,充分利用專業優勢的機會也是絕無僅有的。”在實地考察中,隊員們感受到生態文化對于“美麗鄉村”具有重要意義,遂將“生態恢復、文化積淀”作為規劃的主導思想貫徹始終,全力打造一個可持續的鄉村景觀。
7月14日,隊長施世強帶領大家整合所有成果,向泉州市農業局副局長錢瑞峰以及鈔井村村干部們進行展示匯報。錢瑞峰和村干部們對實踐隊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并給予高度評價。
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隊隊員們成立流動黨支部,利用暑期社會實踐,深入社會,走進基層,提升自我。在完成項目期間,實踐隊隊員們按計劃參觀了圍頭八二三·戰地公園、晉江博物館以及晉江城區發源地——五店市、晉江抗戰史、華僑文化、紅磚建筑,感受晉江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通訊員 李海燕 本網記者 謝玉妹)
實踐隊隊員們在討論方案
實踐隊隊員們參觀戰地公園防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