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6年海峽兩岸大學生設計工作坊(以下簡稱“工作坊”)包括雨中鳥、集成、嘉利、琪爾特、福興、親親、軍鵬、露來斯、嘉年華、華宇在內的第一批10家企業,完成了企業評審、答辯及頒獎。承辦企業紛紛表示,學生的思維非常創新和大膽,有些創意甚至具有顛覆性,雖然很大一部分作品尚不能轉化,但為企業的產品設計提供了很多思路。專家指出,晉江的一些企業已經開始了國際化步伐,建議可以融入更多的國際元素。本報記者_曾小鳳王家煜見習記者_李曉明實習生_吳巧莉文圖
學生思維開闊作品別具一格
本屆工作坊每家企業均由16名來自海峽兩岸的學生組成8個小組,通過10天的時間,根據企業給出的主題進行產品設計,并最終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
軍鵬給予了參賽學生“指揮作業箱、兩種規格填彈器、指揮帳篷、指揮方艙”四個設計方向。“從作品上看,學生們很敢想,也很敢創新,方艙敢用充氣的方式,壓彈機用雙邊裝彈,這些是我們沒想過的。學生們敢于開拓思維,雖然設計作品還沒有辦法投入生產,還需要再優化,但這為公司今后的產品設計提供了很多思路和想象的空間。”該公司總裁曾國示說。
雨中鳥已經是第三年舉辦工作坊了,本次活動學員們通過對“閩南情趣”“時尚國際范”“童趣”“中華上下五千年”“自主創意”等五個主題進行深度挖掘,一共產生40件作品,每件作品都別具一格。
集成公司要求參賽學生圍繞“傘面及結構”兩個方向進行設計。學生們進行了非常豐富的延伸,有親子傘、兒童傘、商務傘等多種類別,結合了充滿童趣的樂高、富有文化內涵的高甲戲等元素,并在產品結構上進行了多種探索。其中“空調傘”的設計獲評一等獎。
“集成公司歷來非常注重產品創新,工作坊推進了公司創新的步伐。去年集成也參加了工作坊的活動,活動很成功,其中有10款產品在申請專利,另有小部分作品已進入投產。”該董事長黃文集表示,“空調傘”的設計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設計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相信會有好的市場前景,但還需要進一步論證落地的可行性。
助力產品創新工業設計成轉型抓手
黃文集表示,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要靠新產品和新設計才有發展的空間,這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抓手,只有新產品才能帶來新的利潤空間,而工業設計是實現突圍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工業設計是創新產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可以幫助企業在短時間內推出更多好的產品。”晉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主任科員黃金發表示,第一批10家企業的10場活動,不管是企業還是學生都盡全力,主辦方也將總結經驗,希望給予第二批次的企業更多可落地性的東西。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設計作用更傾向于實用,落地的可能性更大。”華宇崢鎣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蘇成喻告訴記者,去年的工作坊學生提出了一個智能化家居概念的產品設計,經過公司的進一步優化,目前已經進入產品的開發階段。
福建省工業制造行業技術開發基地主任林敬亭表示,要進一步推動晉江品牌的國際化,工作坊需要融入一些國際化元素,一方面是學生的征集范圍可以更廣泛一些,廣納一些國際學生,同時,學生在設計作品的時候要有國際化的思維,要結合國際上一些現在流行及未來的趨勢;另一方面企業要有更包容的心態,優秀的設計并不一定要馬上轉化,也許現在轉化不了,但可能成為未來產品發力的方向。
提前了解企業匹配學生專業
對于此次活動,來自臺灣云林科技大學的教授管倖生提出自己的建議,今后活動的舉辦要更加細致完善,企業在挑選學生時要考慮學生專業是否與企業產品相契合,這樣一方面能做到創意兼具落地性,另一方面也讓企業在今后的人才引進更有實質意義。
琪爾特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玉指出,學生的思路很好,設計很大膽,產品必然需要好的創意,希望接下去這些學子在未來能站在國際化的角度探討產品的外觀及內部的腳板和功能。要學會看會國際運動品牌,例如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國際運動品牌的優秀產品,從中獲得啟發。
“嘉利杯”工作坊冠軍組代表之一,福州大學的尹昊蘇告訴記者,通過此次比賽,讓他懂得好的設計絕不是單純天馬行空的創意,也不是設計者從自我出發的想當然,而是需要設身處地地去考察去調研,這樣才能設計出真正適合消費者的產品。“在調研中,我們不斷將創意融于設計當中,最后我們決定做一款具有智能感應的情感互動式玩具,更多的親子情感互動,讓孩子跟父母有更多連接。”
“10天的設計時間其實很短,學生都還沒來得及了解企業就要進入產品設計,我建議在工作坊開始之前,如果學生沒辦法的話,可以讓老師先來企業進行全面的了解,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會更有針對性,更符合企業的需求。”蘇成喻如是說。
據介紹,第二批次包括信泰、雨絲夢、晉工、喬丹等在內的10家企業,參加學生均已陸續到位,期待他們10天設計之后的精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