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晉江建言獻策(記者 陳起拓 通訊員 賴進財 攝)
有著“工業糧食”之稱的集成電路產業落戶晉江,對一個以傳統產業為主的城市而言,引入集成電路這樣的全新產業,晉江有哪些既有優勢可利用?在未來晉江應該如何形成全新的產業鏈條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引入集成電路產業布局,又將對晉江產業發展、城市建設、人文環境帶來哪些改變?在16日舉辦的國際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來自國內外集成電路領域的多位重量級專家學者為晉江建言獻策。
政府提供服務專家發揮專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年
集成電路大項目落戶晉江是當地產業轉型的重要機遇,但我們原來更多的優勢在傳統產業,在人才儲備、基礎設施方面會有一些挑戰。如何迎接挑戰?首先,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要通過各種途徑引進、培養、利用人才。可喜的是,幾位院士已經決定在晉江這個項目中設立院士工作站,這是一個好起點。在引進人才的基礎上,晉江還需要在服務、文化氛圍、綜合性配套下大力氣,提供月嫂式的服務。政府在大項目中起步階段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方向確定了以后,應該提供更多服務,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家來做。
第二個是用好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中央提出創新驅動戰略,以科學技術創新為核心,要把源頭做好,才能從基礎研究一步步到產業應用。在微電子產業,我們走過一條長路,有值得總結的經驗,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站在領域最前沿,要掌握源頭。
我們也可吸取一些地方政府發展產業的經驗,例如有沒可能并購國外一些經營不善又有核心技術的中小規模公司,相當于購買了他的知識產權,這對于我們的大項目可能有幫助。(劉倩 姚煜娟)
協同創新滿足真正需求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有炓
我從事半導體工作六十年了,集成電路行業隨時都在發展,變化很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對晉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歷史機遇。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產品消費市場在中國,市場有了;從國家到福建省到泉州市再到晉江市,每一級政府都很重視這個項目,資金也有了。現在關鍵就看能不能掌握芯片的自主技術,實現彎道超車。
晉江要發展的集成電路項目是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不僅僅是代工產品。我認為目前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人才。產品主要靠設計,設計要靠人,要引進核心團隊,一個是人才引進,一個是人才培養。人才引進方面,晉江的優勢很明顯,在技術路徑上依托臺灣聯華電子集團共同開展產品研發和制程設計,聯華作為國際前沿企業,能為晉江招引一部分創新人才。接下來晉江怎樣培養自己的人才?根據國際上的經驗,必須協同創新:一是加強跟本地高校研究機構的協同創新;二是利用國內一流的專業專家資源,比如今天論壇上這么多專家,不一定非要請到現場,互聯網時代的溝通是零距離的;三是要加強跟應用領域的合作,跟下游產業協同創新,需要什么就研發什么。不一定要模仿國際上的先進技術,真正被需要的就是最前沿的,我們國家擁有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需求牽引,實現創新發展。
最后,集成電路這個行業不能關起門來做,必須讓全世界、全國的力量來支持,所以眼光要放長遠,全球資源為我所用,也可以把設計環節放在北京、上海甚至國外,更好地利用人才。(劉倩 姚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