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7月28日電 (記者 蔡敏婕)懷疑感染了基孔肯雅熱該怎么辦?感染基孔肯雅熱后關節痛會持續多久?患者可否自行用藥?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林炳亮27日對上述社會普遍關心的話題作出解釋。
懷疑感染了基孔肯雅熱該怎么辦?林炳亮表示,病人被伊蚊叮咬后會傳播給家人及鄰居,為了大家的健康,如果出現發熱、關節疼痛、皮疹等癥狀,請及時前往醫療機構就診。
如果您近期有基孔肯雅熱流行地區旅居史,或者有明確的蚊蟲叮咬史,可主動向接診醫生說明。這些信息對于醫生及時、準確地作出診斷至關重要。一旦確診應配合醫院和社區要求做好防蚊隔離。
治療以退熱、關節炎止痛、緩解皮疹瘙癢等支持、對癥治療為主,不建議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兒童避免使用水楊酸類藥物。如果病情需要,可選擇對乙酰氨基酚。
感染基孔肯雅熱后關節痛會持續多久?林炳亮稱,基孔肯雅熱這個疾病的名稱來源于非洲坦桑尼亞,原意是“彎腰駝背”,形容患者因劇烈關節疼痛而被迫蜷縮身體的姿態。這也反映了其最典型的臨床癥狀,就是關節疼痛致身體蜷曲。關節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關節,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關節,腕關節受壓引起劇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通常1~3周緩解,部分病例關節疼痛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患者可否自行用藥?林炳亮表示,當出現發熱癥狀時,建議及時前往發熱門診就診,由醫生進行專業判斷后再開具藥物。在未排除登革熱之前,不建議自行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藥物,以免因用藥不當而加重病情或引發其他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