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法小販往往利用“9K金”冒充“18K金”,銷售時統稱為“K金”,不標明含金量,顧客稍不留神就上當了!近日,晉江市市場監管局陳埭市場監管所接到來自安徽秦先生的投訴,稱其在陳埭四境的某金品店內以21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塊“翡翠鑲白金吊墜”,店家卻以“9K金”冒充“18K金”銷售給他,這讓他大呼“傷不起”。
陳埭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經初步證據收集,前往該店進行核實。店家在證據面前承認其以“9K金”冒充“18K金”銷售的事實,但其辯稱當時消費者要求翡翠外鑲18K金,卻出價2100元。“如果以翡翠外鑲18K金的市場價算的話要4000-5000元左右,賣2000多元虧本虧死了。所以只好用‘9K金’冒充,賣給消費者2100元,也沒有賣他18K金的價格啊。”該名店主當場辯解“喊冤”道。
對于商家的狡辯,陳埭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對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給予反駁,并表示誠信經營是企業的生命,商家在收據和口頭上已確認出售的是“18K金”,價格是雙方經過一番溝通后自愿產生的,即使商家沒有以“18K金”的價格銷售,也已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產品質量法相關規定,構成了欺詐消費者的行為。經處理,商家賠償5000元給消費者,并對商家處以2000元的罰款。
據悉,K金則是指金與其他金屬元素的合金,確切地說,K制單位是以24等分劃分金含量的黃金計量單位。也就是說,只要是以K作為標識的,不論是黃色還是白色,都是指黃金的含量;最高的K金是24K金,也就是足金,另外常見的還有18K、14K、9K。( 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王金川 曾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