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一部電影里有句臺詞:“當今社會,誰要沒點小怪僻,都不好意思見人了。”的確,重重社會壓力之下,人們用各種“怪癖”解壓。這其中就有一種人,喜歡用購物來獲得滿足,有一些,甚至上了癮。
囤了一堆沒用的東西,就是圖便宜
李雪和很多愛逛超市的人一樣,看到“打折”、“特價”、“買一贈一”之類的字樣就走不動道。前幾天,她下班路過超市,忽然想到家里洗衣粉用完了,進超市前她還給老公打了個電話,說自己半小時后到家。
一進超市,李雪就輕車熟路地往洗滌用品貨架跟前走,但還沒走幾步,看到護手霜打折,便順手取了一瓶;再走,晾水杯原價18.9元,現價只9.9元,拿上;旁邊還有買一送一的毛巾,還有買肉醬送辣醬,限時搶購特價西瓜……等李雪走到收銀臺附近準備拿牛奶時,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多小時了,而且她發現,購物車已經塞得滿滿的了。
一番折騰,李雪回到家,忙向餓著肚子的老公和女兒解釋,“今天超市搞活動呢,購物滿238元還送了一桶洗潔精。而且你看這個手霜、毛巾,都很便宜的。”女兒什么話也沒說,走到儲物柜跟前,拿出五支手霜、三條沒開封的毛巾,還有角落里兩個早被李雪忘在腦后的晾水杯。李雪只好一邊給女兒切西瓜一邊嘟囔:“這些東西又放不壞,看著便宜就買點。”
衣柜堆滿了,很多都沒穿過小陳有個外號,叫“花灑姐姐”,意思就是說她花錢像灑水。由于收入頗豐,每次和朋友出去玩,小陳都會在結賬時搶著買單,到后來,有時和朋友出門逛街,試穿的衣服只要朋友說好看,她總會情不自禁地掏腰包買下。
大手大腳花慣了錢想收手卻不容易,再加上有可透支信用卡做“靠山”,小陳一直做著“月光族”,工作四年多了,小陳幾乎沒有積蓄。衣服越買越多,根本來不及穿,有的衣服連商標都沒來得及拆。前不久,換季商場打折,小陳又新添了4件襯衫、3條長褲、2件外套、3雙皮鞋、1件風衣。回去放了半個多月,小陳才想起來還有好幾件包裝袋都沒拆呢。
在一個朋友的建議下,小陳決定“清理門戶”,翻出許多帶商標的新衣服,拿到網上大拍賣,新購置的幾件本季新款也都3~4折出售。看著衣柜里那一件件熟悉又陌生的衣服、鞋子、包包被快遞取走,本以為小陳會心痛,沒想到她很灑脫,認為那些沒用的東西低價處理也比留在衣柜里好,剛好支付寶的進賬可以在淘寶購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