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體質人群鍛煉時間有異
從理論上來說,黃昏時分,大氣內的氧氣濃度最高,人的感覺最為靈敏,協調能力最強,體力的發揮和身體的適應能力最強,并且這時血壓和心率既低又平穩,確實是適宜鍛煉的好時段。但是,這并不表示一天中的其他時間就不適合運動。
不同的人之間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心肺功能、體質狀態不同,其運動時間、運動頻次、運動方式也不應千篇一律。應該說,鍛煉的最佳時間并不是絕對的,各人之間肯定存在一定的差異。
此外,對于都市中的上班族來說,黃昏時分有的正在加班,有的正在匆匆忙忙往家里趕,正是忙忙碌碌的時候,讓他們每天擠出一個小時做運動,非常不現實。
其實,對絕大多數正常體質的人來說,只要避開飯前半小時、飯后一小時以及睡覺前一小時內,其他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體育鍛煉。如果已經養成了晨練的習慣,持之以恒一定也會獲益多多,根本沒必要改成晚練。
運動時間夠不夠、運動方式適不適合自己,有一個很簡單的測量辦法:如果運動一段時間后,精神飽滿、食欲很好、睡眠質量佳,早起測量脈搏,每分鐘跳動次數和以往差不多或變緩,那么恭喜你了,這說明你現在的運動量和運動方式非常適宜;反之,如果運動一段時間之后,經常犯困、睡眠不好,早起測量脈搏,每分鐘跳動次數比以往多6次以上,這表示你的運動過量了,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整。
上班族晨練如何做
從床上開始“晨練”應從一睜眼開始,醒后不馬上起床,而要“懶床”五分鐘,以使生物鐘對由慢轉快有個適應過程。此時可揉腹、叩齒、提肛及“梳頭”(以五指當梳子,實為頭部按摩),并進行“心理沐浴”,即想想愉快欣慰之事,以快樂來迎接新的一天,“在快樂中起床”。
注意飲水晨起后應飲一杯開水(涼水或溫水),以稀釋血黏度,排除體內聚積的毒素,以起到“內洗滌”的作用。然后排便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大腸對腸內毒素的重吸收。
晨練宜輕適當的晨練是“活力之源”,是一天活動的首次啟動,具有“開關效應”。
輕度晨練可使人全天充滿活力、生機勃勃,并能增強幽默風趣感及藝術感染力,不易出現內分泌紊亂,并有減少焦慮,改善睡眠質量的作用。這一切都是在輕度晨練可增強人體生物鐘有序性的基礎上實現的。晨練有度,微汗即止,才可見效。
切忌空腹晨練不要在空腹或飽腹狀態下晨練,可吃些食物,如面包、牛奶、雞蛋及水果,吃至半飽后到戶外進行晨練。
晨練而“聞雞起舞”有的人甚至三四點鐘即爬起來鍛煉,然后再回去睡個“回籠覺”。這不但易受空氣污染,還會使生物鐘錯亂,導致疲勞、早衰。因為日出前地面空氣污染最重且此時氧氣也少。日出后綠色植物開始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氣,空氣方達清新。
雨霧天氣不宜晨練現在的“霧”與過去的“水霧”不同,由于污染嚴重,現在多為“污染霧”,細小的霧滴含有大量污染物質和致病菌,晨練時呼吸量增加,會吸入更多的污染物。嚴重者會產生呼吸困難、胸悶、心悸等。心臟病、腦血管病尤其不應外出晨練。
氣溫過低不宜晨練冬季早晨若氣溫過低,或氣溫突降不宜晨練,尤其是老人、體弱者,體溫調節能力差,受冷易病,老年人還應注意御寒。
陰雨天忌在林中晨練雖然雨天仍可進行晨練,但不宜在樹林中練,因樹木此時未受陽光照射仍吸氧吐碳,會使人二氧化碳中毒。同時,也不宜在馬路邊、工廠附近、人群密集處晨練,因此處污染嚴重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