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茶飲料》國家標準(GB/T21733-2008)中,對茶多酚含量作出了嚴格規定。
茶飲料正日益成為人們首選的日常飲品。“100%原葉泡制”、“回甘就像現泡”是各大茶飲料品牌紛紛打出來的競爭標語。什么是茶飲料?經過一道道加工程序,茶飲料與茶有什么不同,天然營養成分究竟還存留多少?
按照國家標準,茶飲料被定義為:將茶葉用水浸泡,經抽提、過濾、澄清等工藝制成的茶湯、提取液、濃縮液、速溶茶,再加入水、糖液、酸味劑、食用香精、果汁、乳制品、植(谷)物的提取物等調制加工而成的液體飲料。包括我們熟悉的紅茶、綠茶、花茶、奶茶、果味茶等。
任何一道工序都可能損害或改變茶葉的天然成分。經工業化生產的茶飲料,茶多酚、維生素C等茶葉主要營養成分都有所降低。茶多酚易與香精中的生物堿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影響茶飲料的色澤,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往往要處理掉一定量的茶多酚。另外,飲料中不可避免地加入香味劑和保鮮劑等添加劑,這些綜合起來都使得茶飲料的營養價值無法與直接沖飲的茶相比。
在《茶飲料》國家標準(GB/T21733-2008)中,對茶多酚含量作出了嚴格規定:要求茶飲料中茶多酚的含量應≥300mg/kg,其中綠茶茶多酚含量應≥500mg/kg,烏龍茶的茶多酚含量≥400mg/kg;調味茶飲料如碳酸類茶飲料,僅要求茶多酚≥100mg/kg;茶多酚含量低于這個標準,則只能被歸為茶味飲料類。
由于茶飲料中含有咖啡因(40-60mg/kg),還有很多都含糖,并不適宜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