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郞咸平在參加某主題演講時表示,只要政府"讓利",在稅費環節放松,房價立馬大跌。
他提出,房產行業有12種稅56種費,加到一起占房價的70%,另外再加約10%的購置稅,剛性成本高達80%。對此,任志強回應稱,先放開土地制度。
郎咸平:揭穿房產稅的邏輯錯誤
近日,據報道滬渝兩地房產稅征收遭遇尷尬。重慶去年征收房產稅涉及9400余套住宅,總計近1億元,應稅率99.1%。但相對于重慶市去年2900億的財政收入,房產稅的增量幾可忽略。
上海官方渠道披露的數據是,2011年全市應繳納個人住房房產稅的住房接近2萬套。但具體的個人住房房產稅征收金額,卻未被上海市財政局單列。
同時,湖南湖北房產稅試點準備工作已暫停。房產稅各地征收試點紛紛陷入僵局,不得不讓我們重新反思,房產稅政策本身是否存在問題。
現在,我們為了完成打壓房價的任務,簡直是不遺余力。其中一項政策就是"逐步推進房產稅改革"。可是,房產稅真的能打壓房價么?
我覺得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征收房產稅原本的目的是什么?我們很多專家說,可以打壓房價。那我告訴各位,從一開始,我們就搞錯了房產稅的本質!
在美國,征收房產稅不是為了打壓房價,而是為了讓房價升值,藏富于民。美國征收的房產稅28%分給鄉鎮這一級別的政府,22%給縣政府,4%給州政府。
也就是說,一半的房產稅都給了基層政府。基層政府也不會拿這些錢去搞什么"三公"消費,而是拿去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比如修建一個花園、一個廣場、一個綠地,或者雇用更多的警察維持社會治安。
這樣,當地的營商環境就改善了,那當地的地價和房價只會升,不會降!老百姓的房子增值之后呢?增值部分98.62%歸老百姓所有,政府只拿1.38%(2006年全美所有州的房產稅平均稅率)作為房產稅,這部分用來繼續改造當地環境,提供更好的市政服務和公共治安,讓老百姓的房產能進一步增值。
那另一半房產稅呢?拿去促進社會平等、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其中有42%的房產稅用于學區教育經費,所以,美國小孩子在公立學校上學,不交學費、午餐免費。而家長每年為孩子的教育支出僅為200美元,孩子教育費用的90%都由政府負擔了。
當然,房產稅也有副作用。比如說,在美國,一次不交房產稅就會被立即沒收房子!這次金融風暴,就有許多美國白領淪落到街頭睡帳篷。
對此,美國也設計了一些制度來限制房產稅漲得過快。比如說加利福尼亞州,房屋只有在出售時才會被評估。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房屋擁有者不必擔憂會因為房產增值過快而交不起增加的房產稅。
1978年通過的第13號提案中規定,政府向房屋擁有者征收的房產稅每年增長幅度不超過1%,房屋凈值評估值每年增長不超過2%。換句話說,稅額本身不許超過1%,稅基不許超過2%,哪個低就按哪個來征收。
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密歇根州。1993年,密歇根的房產稅在全美國排名第八,當地老百姓覺得房產凈值評估值每年增長太快,怨聲載道。
同年7月,政府不得不大幅削減房產稅,為此每年減少了70億美元稅收,而房產稅對地方教育經費的貢獻率也從57%降到了37%。
減稅之后,學校教育總要花錢吧?錢從哪里來?密歇根州提出了兩套方案:
A方案,提高消費稅和煙草稅,消費稅從4%增加到6%,煙草稅從25美分/包增加到75美分/包。
B方案,提高個稅、煙草稅和營業稅,上調個人所得稅至6%,煙草稅每包增加到40美分,營業稅也同時上調。最后老百姓投票決定選擇了A方案。
除了房產稅不能漲得太快,房屋的價值評估也要做到公平公正。為了在這個環節不出問題,美國人又想出來一個辦法。房地產評估員都是由居民公選出來的,選的是大家公認最誠實、最敬業的人。
評估員一般是兩人同行上門評估居民的房屋,他們會對房主的相關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并認真測量房屋的面積,細致登記房屋的數量,包括有多少個浴室、車庫等。兩個評估員不僅要摸清房產的全部情況,而且能互相監督。
同時,為了讓信息公開透明,政府會把房地產評估的信息全部上網公開,并且提供交涉的平臺。
每一位居民都能通過網絡查到自己社區里類似房屋的評估報告,如果發現類似的房屋在別的社區評估值低于自己的房屋,就可以帶著資料找評估員討說法,而評估員必須全面詳細地介紹他們的評估方法。
如果居民仍然無法接受他們的解釋,還可以向高一級的評估委員會上訴。
同樣的事情到了我們這里,可能就不一樣了。比如說同樣是在北京三環邊上,一套房子的估值大概是兩三百萬元,但是地鐵站旁邊的配有停車場、健身房的新樓肯定要比旁邊一棟老房子貴五六十萬元,那一年就會差出一萬多元的房產稅。這一萬元繳還是不繳呢?
如果你很爽快地繳了就算了,如果你不想繳呢?肯定會想方設法賄賂評估員,到最后,我們的房產評估就可能變成一種新的腐敗形式!
其實不管怎么說,房產稅總有一些負面效果是無法消除的,比如,經濟周期帶來的不穩定,地區之間的不公平,代際之間的不平等,等等。而這些問題,即使在美國也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房友網莊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