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原本誰都能吃得起的大白菜忽然“身嬌肉貴”,短時間內價格翻番,有的地方甚至貴過肉價。和大蒜、綠豆、生姜、白糖等曾經出現的價格暴漲一樣,大白菜漲價的背后自然也離不開CPI高企的事實。
任志強曾經說過:“吃的穿的用的全都呼呼往上漲,住的不漲,也不可能。”不可否認,調控已經扼住了房價上漲的喉嚨,但房價暴跌的可能性也不大。5月以來的市場表現也表明,調控仍在持續,但相對進入了一個穩定期,銷量平穩,部分樓盤已經取消優惠、止跌回漲。
這幅漫畫名稱叫“穩中有升不放松”,顯然,調控的目標只是保持穩定,控制房價快速上漲,而絕非讓房價大降。
你還在等什么,等調控再出猛招?
從2010年4月中旬以來,中央政府為調控房地產市場,行政與市場手段并用,在“限購”、“限貸”、房產稅等重磅炸彈接二連三地轟炸之下,房地產逐漸減緩了步子,降低了溫度。
伴隨著調控效果顯現,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大增,隨之而來的是各地房地產政策微調蔚然成風。據統計,目前有逾30個城市進行了嘗試性的政策微調,內容涉及限購變化、土地出讓、普通住宅標準、稅費優惠以及購房補貼等,其中28個未被叫停。而被叫停的5個,主要涉及限購政策的松動。
5月18日-20日,溫家寶總理在武漢召開六省經濟形勢座談會時,做了關于地產調控的最新表態,表示“要穩定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和限購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給,繼續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細心而敏感的地產界人士發現,以往通常政策表態的“堅持房地產調控不動搖”,被“穩定房地產調控政策”所取代,因此引發了市場各界對于樓市調控基本見底的猜測。
你還在等什么,等房價出現大跳水?
樓市發展這么多年,一直不乏想要抄底的購房者,但抄底實在是一個高難度的技術活。離開大學校園后已經租房生活近十年的張先生對此深有感觸,2003年時,他就覺得南京的房價高,等到2005年調控下的南京樓市降溫,江寧房價只要每平方米三四千元,他還是想看看再說,到了2007年時,江寧房價已經漲到了5000元/㎡左右,2008年的調控讓江寧房價出現了盤整,但到了2009年、2010年初又再度飆升至萬元左右,張先生后悔不迭,“每次以為底快到了,結果發現底部早已經過去。”幸而他等來了又一輪的調控,去年年底他終于果斷出手。
房價的底部到底在哪里?《揚子樓市》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雖然促銷樓盤仍是樓市的主角,但近期的南京樓市已經有近20家樓盤從優惠價回歸正常價,售價止跌回升,漲跌互現的價格亂象又讓不少買房人感到無所適從。
對此,《人民日報》日前在頭版頭條刊發《房價調控到位了嗎?》一文,文章的結尾說,“人人都成功抄底的可能性很小,還是要結合自己的需求和承受能力,擇機入市”。“言下之意”就是,房價暴跌可能性不存在,平穩下調的“探底”過程,是某些剛需購房者可以擇時入市的好時機。
你還在等什么,等房地產業走向崩盤?
有的買房人還在觀望,是因為堅信房地產行業泡沫嚴重,終究會崩盤,但分析目前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可以發現,房地產崩盤的可能性同樣不存在。
經濟學家、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教授日前公開表示,中央已經提出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目標,但現在買股票被套住,買房子被貶值,辦企業借高利貸,這種狀況如長期下去,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目標就不可能達到,因此需要對資本市場提振信心,對財產性收入給予充分的保護,對財富的積累要給予制度的保護,也就是說在穩增長基調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均應相應調整。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霍德明指出,近期國務院強調推進“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按期實施,盡快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項目。在他看來,“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項目”除了基礎設施建設以外,就是房地產行業和汽車行業了。
上海房地產研究院綜合部部長楊紅旭也表示,在中央部署的多項工作中,房地產排在最后,說明救經濟遠比壓樓市重要。
經濟學家、北師大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近日更是在微博上直言:“本人斗膽說一句,可以買房了。”
·新聞鏈接·
10年前的20萬,可買河西一套房10年后的20萬,只能買一個衛生間
現在,如果給你20萬去買房,你能在南京樓市買到什么房?以首次置業、首付兩成計算,20萬首付可以選擇的房源基本只能局限在兩江板塊了。要是到河西板塊買房,20萬連首付都不夠,只能買下一個10平方米的衛生間。而對于十年前在河西買房的購房者來說,20萬在那時卻可以是一套房子的總價。2003年,當河西大開發拉開序幕的時候,有誰能想到今日繁華的河西板塊,十年來房價已經翻了好幾個筋斗。
其實,十年來又有什么是在原地不動的呢?現在的10塊錢可能只能買到一棵大白菜,十年前至少能買20斤;大米今天3元買1斤,十年前能買3斤;雞蛋今天7元能買14個,十年前能買到33個;十年前,大學生每個月三百元的生活費也能過得不錯,現在來看,肯定少得可憐……
再看出行,2002年的時候,一升93汽油是2.7元,現在雖然已經下調過了,每升93汽油仍然要近8元,漲了近200%,已經高過了美國、歐洲的同等汽油價格,而這十年里,老百姓的收入并沒有同樣突飛猛進。
十年來物價上漲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尤其是從2010年下半年以來,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油老虎乃至10元一棵的大白菜紛至沓來,盡管上月CPI漲幅已經回落至4%以下,但未來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的壓力仍然是較大的。
面對賺錢的速度趕不上貶值的速度,一些手中有余錢的市民都在尋找保值增值的渠道。相比較黃金、股票、期貨等投資品,不動產投資依然是不少人的首選。而一些贊成買房防通脹的業內人士也表示,股市、期貨等投資方式,對專業知識的要求較高,且走勢難以把控,風險過高;債券、銀行理財產品等方式,則周期較長且回報不高。這些投資品,都不適合普通大眾。至于把錢存在銀行,則更不劃算。
在開發商看來,近期出臺的調控政策雖很嚴厲,但樓市仍有投資機會。任志強也說,“現在的房價是被摁住了,聰明的購房者要趁著政府幫你摁著的時候趕緊去買,要是不摁著,價格要比現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