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的房產稅是在過戶時進行征稅,只能對增量房進行調整,無法對存量房產生作用
經濟回調
本輪經濟回調呈現出持續時間長的顯著特點,并且經濟增長已經明顯偏離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前降后穩
2012年我國經濟運行將呈現“前降后穩”的態勢,目前處于筑底企穩的過程中,全年GDP增長接近8%
上周六,在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第二期EMBA學位開學典禮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表示,不能對部分城市正在推行的房產稅試點給予過高評價,通過房產稅打擊投機炒房的政策,無法對存量房產生調控作用,而限購仍是目前最好的調控方法,并且不會放松。
同時,余斌預計3季度經濟數據將在2季度的基礎上繼續探底,中國經濟將可能迎來連續10個季度的回調,屆時將成為有史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回調。但中國經濟呈現“前降后穩”態勢,完成7.5%的年度經濟增速目標沒有問題。
談房產
現行房產稅無法調節存量房余斌在回答現場提問時表示,“讓房屋回歸住宅的本質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而限購是目前最好的調控方法。”在多數大中城市執行限購政策的同時,上海、重慶也在進行房產稅試點,“盡管目前有些進展,但不能給以過高的評價。”
他認為,現有的房產稅是在過戶時進行征稅,只能對增量房進行調整,無法對存量房產生作用。如果借鑒國外對炒作房地產征收高額所得稅,又容易催生陰陽合同。“在反復比較后,中國能夠行之有效地打擊房地產投資、投機需求的方法只有進行限購。在沒有找到比限購更有效的政策前,都不會放松。”
6月份以來,國內多個城市房地產市場有所回暖。余斌認為,貸款利率下調,在降低購房成本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對房價的預期,導致北京等部分熱點城市的房價隨著成交量的增加而回升。但他同時對待售房面積不足的問題表示了擔憂,房屋后續供應量將有所下降,因此房價反彈的風險不容忽視。
“對房地產過于樂觀和過于悲觀都不正確。”余斌從兩個方面進行了說明。一方面,中國正處在加速推進城鎮化的時期,而可開發的土地資源有限,從供給和需求來講,房地產仍然有相當的發展空間。但另一方面,日本房地產泡沫崩潰,導致連續20年經濟低迷的前車之鑒,讓政府決心遏制房地產泡沫,因此寄希望于房地產政策調整是不現實的。
談GDP
增速或連續10季度回調“本輪經濟回調呈現出持續時間長的顯著特點,并且經濟增長已經明顯偏離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余斌指出,2010年二季度開始,GDP增速出現下滑,到今年二季度已經持續了9個季度,三季度經濟數據預計在二季度的基礎上仍有繼續探底的可能,這是我國自1992年開始發布該指標以來,回調時間最長的一次。即使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經濟增速回調也僅有6個月,并且目前的GDP增速明顯偏離了2002年-2011年10.6%的平均水平。
“短期需求收縮與中長期潛在增長率下降疊加,使得中國經濟呈現出特別的走勢。”余斌表示,由于歐盟內部尚未對歐債危機建立有效的“防火墻”,因此歐債危機的影響將會反復發作,這將直接導致外部需求萎縮。而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占比最大的房地產遭遇調控,導致相關行業出現增長乏力。
談轉型
我國將保持7%-8%的中速增長余斌認為,2012年我國經濟運行將呈現“前降后穩”的態勢,目前處于筑底企穩的過程中,投資增速降幅有限;家電、汽車價格下降,居民收入增長,消費將總體保持穩定;而出口增長正逐步回升,全年有望達到10%。因此,他預計,全年GDP增長接近8%,7.5%的增長目標能夠確保。
不過,他也指出,我國是一個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大國。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為51.27%,東部沿海地區率先達到了增速下降的收入水平,但中、西部地區收入水平仍然較低,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階段。因此,他認為,我國有條件在中長期保持7%-8%的中速增長。
余斌同時認為,中國經濟基本面已經發生變化。制造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不僅是追逐成本優勢,同時也是中國經濟由出口拉動向消費拉動轉變所決定的,中西部地區擁有廣大的市場,更為需要產地銷售的模式。
經濟基本面的變化,也預示著我國潛在經濟增長率開始下降,也預示著本輪經濟調整不同于以往的短周期調整。即使下半年出現回升,經濟增速不大可能也不宜回到原有的高增速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