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多項投資措施落定,“冬眠已久 ”的樓市開始為來年的春天做準備了。
9月以來,包括萬科、華潤、恒大在內的多家國內地產巨頭紛紛發力,在全國范圍內“攻城略地”,擴充土地儲備。一時間,樓市回暖一說再度甚囂塵上。
“宏觀政策的調控仍將持續,在這種大背景下,如果開發商采取"以價換量"措施,樓市很有可能出現一波回暖行情。”16日,山東財經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導報特約評論員郭松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萬科青島再出手
記者從青島市城陽區國土資源分局了解到,9月初掛牌的城陽區長城路東側3宗國有土地使用權已成功出讓,競買人是沈陽萬科渾南金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青島銀盛泰集團有限公司,前者正是萬科的全資子公司。
事實上,不僅是在青島,自4月開始出手土地市場以來,萬科一改此前的低調作風,頻繁出手拿地,單月獲地量逐月攀升。據導報記者不完全統計,4月以來,萬科已新增項目27個,需要支付的地價款達約120億元。
對此,萬科集團總裁郁亮表示,“跟后市判斷無關,正好有充裕的資金了,不拿地我們就餓死了。”在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看來,樓市調控方向正確。
不過,萬科頻繁拿地被業內解讀為房地產調控已獲成功,未來樓市將加速回暖,而樓市回暖將促進土地市場的升溫。
“樓市成交量復蘇以及整體資金面緩解的情況下,開發商拿地的積極性明顯上揚,其對房地產市場的樂觀程度有明顯提高。”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萬科作為行業企業的風向標,其拿地節奏加速意義非常大,明顯代表了市場當下的發展情況。擴充土地儲備
不僅是萬科,進入9月以來,不少國內一線地產巨頭都在摩拳擦掌、攻城略地。繼7日成功拿下成都5宗土地使用權之后,短短半個月內,華潤已經拿下近800畝土地,耗資約為34億元。
6日,國內另一地產巨頭恒大也在山東東營耗資8.02億拿下660畝土地。一直被外界視為資金緊張的綠城集團也開始了拿地行動,13日,綠城集團與融創中國的聯營公司“上海融創綠城” 宣布在上海浦東以8.34億元購得一塊土地,未來將開發為高端住宅項目。
“房地產開發需要土地支持,在宏觀政策調控下,去年以來的土地出讓一直處于疲軟態勢。但是,樓市總歸要向前發展,在土地儲備下滑的情況下,開發商在三季度提高拿地速度非常正常。”郭松海表示。地方政府“賣地”積極。
在土地需求大幅攀升的同時,土地供給持續增加也成為近期地產巨頭頻頻發力土地市場的重要原因。鏈家地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14日,北京已推出38宗土地,推地面積達228萬平方米,同比上漲9%,環比則出現140%的漲幅。
不僅北京如此,前8個月推地始終不積極的溫州,9月推地速度明顯加快,推地20宗,面積56萬平方米,環比大漲281%。上海自6月開始加大推地力度以來,9月力度不減,推地102宗,面積399萬平方米。廣州則推6塊土地,雖然數量比上個月的11塊有所減少,但面積仍達到44萬平方米,與8月持平。
對此,郭松海認為,當前地方財政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仍然較重,受調控政策影響,上半年土地出讓收入減少也讓地方財政倍感壓力。“況且,地方債務也需要償還,在保證調控力度的基礎上,地方政府將持續保持土地出讓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