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貿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智新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坦言,頻繁搬家是目前在大城市打拼的中國年輕人必須付出的生活成本和職業提升的成本,他說,“如果你想要未來獲得更多機會和可能,就需要考慮到自己能否承受得了這些壓力。”
資料圖:北京南站候車廳,多少人的北漂生活從這里開始,又從這里離開。湯琪 攝
頻繁搬家是奮斗的成本?
2016年,國家衛計委發布《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流動人口規模已達到2.47億人,占總人口的18%,相當于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在“漂”。
盡管在統計中,北京的流動人口增速持續放緩,但張智新告訴中新網記者,從宏觀上講,大都市化是全世界的大趨勢,優質資源和要素仍會繼續向大城市集中,從職場前景來看,北上廣深等城市仍具有更多的機會和創新優勢。
因此,這些城市普遍存在人流過大、交通擁堵等問題,在此奮斗的年輕人一旦換了工作單位,勢必要考慮諸多因素,搬到一個對他們說來生活相對便利的住所。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副教授李溪喧告訴中新網記者,大力建設衛星城、衛星鎮,分散、分區建立不同的產業園區,有利于緩解交通壓力,他表示,“如果在衛星城鎮之間合理規劃公共交通系統,再加上市鎮內的公交車、共享單車,有可能減少年輕人頻繁搬家的現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