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幫助年輕人正確認識老齡化
澎湃新聞:為何將關注人口老齡化設置為你們首次論壇探討的議題?
南希·莫若奧威爾:可以說,人口老齡化是全球各國面臨的最大的一項挑戰。其中,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遷移率三大因素驅動。全球的人口出生率在持續下降,與此同時,人類的平均壽命卻在延長,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是高齡老人群體,這對各國的醫療保健、養老體系等領域提出了嚴峻挑戰。年輕一代在人口走向老齡化過程中肩負著改革和變革的使命,因此,我們應該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和了解老人及晚年生活,在他們進入老年階段之前就展開教育,讓他們能以更健康的心態去迎接老齡化社會。
澎湃新聞:學校在社會老齡化研究中有哪些最新成果?
大衛·霍爾茨曼:我長期從事阿爾茲海默癥的研究。在美國,老年癡呆癥已經超越癌癥與心腦血管疾病成為最昂貴的疾病治療。預計到2050年,患病人數將增加2.5倍。而目前中國患有癡呆癥的人數是美國的兩倍,到2050年,將達三倍。
阿爾茨海默病是導致癡呆癥的最常見的病因。對于阿爾茨海默癥的遺傳學認識在過去30年中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甚至在發現記憶衰退的癥狀之前就能檢測到疾病的存在,并且已經存在幾種有前景的治療方案,很可能在5-10年內出現緩解并推遲病癥發作時間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