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詐騙需強化源頭治理
社會公眾應提高防范意識
針對春節前詐騙現象多發的問題,連日來,各有關部門和相關媒體都發出了預警。
盡管如此,不法分子依然未收斂,依然有人上當。春節前為何詐騙現象多發,又該如何防治?記者對此采訪業內專家。
除了電信網絡詐騙和金融理財詐騙之外,近年來,媒體曝光的春節前形形色色的其他騙局也為數不少。比如發生在人們回家途中的,一種以接老鄉為名的騙局。
“不法分子也要過年,所以比較活躍。況且通常情況下,一般到了過年的時候,很多單位、公司都會發年終獎,包括很多農民工也是在過年的時候能拿到錢。不法分子就瞅準了這個機會,到處行騙。還有一點就是過年的時候,人們之間交往比較密切,包括借錢還錢之類的行為比較頻繁,也容易讓不法分子趁虛而入、渾水摸魚。”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執行院長傅蔚岡說。
“節前騙局高發的原因,首先是不法分子也得過年,覺得年前得騙點什么,這是一個作案規律。從受害人的角度來看,節前經濟活動比較多,有很多人要么去銀行取現金,要么刷卡消費,臨近過年人們沉浸在喜悅的氣氛中往往又會放松警惕,不法分子就覺得機會來了。此外,現在電信網絡詐騙手段比較多,也加大了監管執法的難度。”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