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緊缺”已經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公眾擔心兒科醫生缺口會越來越大。廣東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上,多份提案聚焦廣東兒科醫生現狀。來自農工黨廣東省委會的提案指出了兒科醫生工作量大、收入不如預期等問題,省政協委員、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主任王大平,則在提案中披露了兒科醫生流失率較高的原因。在昨日的分組討論中,醫衛界別多位委員也對此問題進行了熱議和探討。
農工黨廣東省委會提交了“盡快解決我省兒科醫生短缺關鍵問題”的集體提案,提案執筆人、省政協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趙先明指出,隨著國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實施,新生兒激增,給醫院兒科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加之兒科是傷醫辱醫事件的高發領域,由此導致兒科醫生招生難、離職猛增、人才匱乏。兒科醫生短缺已成為急需盡快解決的社會問題。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廣東常住人口達10849萬人,其中0~14周歲(少年兒童人口)1884.67萬人,2015年新出生人口119.95萬人,出生率11.12%。2015年全省兒科醫師10208人,占全省醫師總量的4.6%,明顯低于內科(占比18.7%)、外科(占比10.4%)和婦科(占比10.3%)。目前,廣東省兒科醫師主要集中在綜合醫院兒科(占比52.0%)、婦幼保健院兒科(占比22.9%)、兒童專科醫院(占比11.0%)、基層醫療機構(占比10.6%)。2015年全省每千名0~14歲兒童,擁有兒科醫師0.53人,雖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49人),但明顯低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水平(0.85~1.3人),即使與2011年底的上海(1人)相比,仍有相當大差距,遠遠不能滿足兒童患者看病的需求。
該提案指出,隨著國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兒童數量將會呈現明顯增長的態勢,兒科醫師短缺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局面。
分析:工作強度大收入低風險高是主因
一方面兒童數量在增長,另一方面兒科醫師短缺。省政協委員、中山大學附屬一院教授沈靖南表示,兒科的人才危機愈演愈烈,但是以往的醫改卻沒有觸及兒科醫生收入這一核心問題。由于兒科病人的特殊性,工作強度大、風險高,也成為兒科醫生短缺的原因。
據農工黨廣東省委會在廣州、珠海、韶關等市進行的調查,回收的一千多份問卷顯示:廣東兒科醫生的工作量是其他科室的1.8倍,但是平均薪酬卻只有其他科室的50%。據一家網站的招聘數據顯示,北上廣三地兒科醫生平均月薪分別是7317元、8907元和6893元。在以藥補醫的情況下,兒科用藥比成人科要少很多,這意味著兒科醫生的收入遠低于成人科醫生。
探討:增加收入能否解渴?
昨日下午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的分組討論上,兒科醫生短缺的話題再次引發熱議。
省政協委員、深圳市公立醫管中心主任王大平介紹,他在今年的提案中也關注了兒科醫生短缺的現象。數據顯示,全省兒科醫師最近兩三年的流失率高達11%。
趙先明建議,要增加對兒科醫生的補貼,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到兒科隊伍中來。根據農工黨廣東省委會的測算,即便是給予三甲醫院兒科醫生10000元的補貼,也不一定就能留住人才。
對于增加醫生收入的建議,不同委員有不同的看法。省政協委員秦鑒建議,可通過漲掛號費、降診療費模式提高醫生積極性。有委員則當場提出反對,認為診療費才是醫生專業服務的價值體現,而不是掛號費。
除了從收入待遇上下功夫,王大平建議,可從完善人才培訓體系上著力。王大平認為,廣州高校資源豐富,有多所醫科大學,可以加大與高校的合作,從人才體系上進行規劃,逐步推進。 相關:二孩時代要重視產前篩查
除了兒科醫生短缺現象外,來自農工黨廣東省委會的提案也關注了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的出生缺陷問題。提案指出,來自廣東省衛計委數據顯示,2015年全省高危孕產婦的檢出率較2013年增長了12%,而高齡孕婦生育出生缺陷兒的風險明顯升高,因此,建立適合廣東省的長效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機制迫在眉睫。
據了解,為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廣東在出生缺陷防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自2009年至2015年,廣東共啟動了孕前優生健康檢查、三病(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阻斷、地中海貧血防控3個項目。截至2015年,全省共為48萬育齡婦女免費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為83.50萬人提供了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為106.82萬孕產婦提供了地貧血常規初篩,發現中重型地貧胎兒616例,產前干預中重型地貧患兒512余例,減少直接醫療負擔超過5億元。
出生缺陷問題也引起了政協委員們的探討。來自婦產科一線的省政協委員羅頌平認為,仍然需要大力倡導產前篩查。在昨日下午的省政協分組討論會上,羅頌平以親身在一線的接診案例講述了高齡生育的問題以及不重視婚檢造成的后果。她認為,目前高齡生育問題令人憂慮,其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包括出生缺陷。
“有就診病人,流產了幾次,還是沒有在生育前去做檢查。”羅頌平表示,免費婚檢雖然是一個很好的政策,但是普及率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部分病人有懶惰的心態,也有僥幸的心理,結果孩子出生后出現地貧或者其他問題。她建議,在防止出生缺陷方面,仍然需要花更大的力氣,如從免費婚檢的推廣,到一些高發疾病的篩查。同時,羅頌平進一步建議,最好在拿結婚證時出示婚檢證明,使免費婚檢的政策可以做到切實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