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招聘通過監測全國34個主要城市的在線招聘數據發現,截至12月底,2016年冬季求職期全國人才供需競爭指數 (供需競爭指數=收到的簡歷投遞量/發布的職位數量)為40.3,這意味著在全國范圍內平均41人競爭一個崗位。通過與前三個季度的數據對比可以發現,2016年冬季的競爭指數略有回升,但與上半年的情況相比,競爭激烈程度相對較為緩和,這主要是因為受到年終獎等因素的影響,冬季求職期并非是招聘旺季,全國的招聘需求和簡歷投遞數量均有所降低,但簡歷量的降幅遠低于職位量的降幅。
以上是智聯招聘發布的《2016年冬季中國雇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中透露的觀點。
從不同城市的競爭指數來看,在智聯招聘監測的全國34個主要城市中,2016年冬季求職期北京的競爭指數依然穩居第一,為93.5,相對于秋季競爭指數的絕對值78.5上升幅度非常大,而且競爭指數絕對值幾乎達到排名第二的成都的兩倍。這主要是因為冬季求職期,大部分地區的招聘需求和簡歷投遞都有所降低,但北京地區的簡歷投遞數量卻在持續上升。
排名前5位的城市榜單與秋季保持一致。除了北京以外,其他4個城市的競爭指數絕對值變化也非常小。而在一線城市當中,廣州的競爭指數排名跌落前10,主要是因為簡歷數量的降幅明顯超過招聘需求的降幅。
除此之外,西安、重慶、長春、杭州的競爭指數排名和秋季相比有所上升,尤其是杭州,冬季的招聘需求和簡歷投遞數量均超過秋季,人才活躍度大幅提升,因此導致了第三季度的競爭指數排名第24,但冬季競爭指數排名躍居第16位。
在2016年冬季求職期全國招聘需求最高的十大城市榜單中,排名前七的城市沒有發生變動,一線城市依舊占據前四的位置,武漢和杭州的排序有所上升。和秋季求職期相比,招聘需求最高的十大城市中,僅有杭州在冬季求職期的招聘需求有所增加。
在2016年冬季求職期全國簡歷投遞數量最高的城市榜單中,成都取代廣州位列第四,其余城市的排序與招聘需求城市榜單基本一致,說明人才需求越高的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也相對更高。與秋季求職期相比,最受求職者歡迎的十大城市中,僅有北京、西安、杭州在冬季求職期的簡歷投遞數量有所增加。
從不同規模企業的競爭指數來看,規模在1000-9999人的大型企業競爭指數最高,為45.8,其次是規模在100-499人以及500-999人的中型企業,競爭指數分別為44.6和44.5。小微企業的競爭指數依舊最低,規模在20-99人以及20人以下的競爭指數分別為36.1和28.8。由此可以發現,小微企業受限于雇主品牌知名度、發展前景等因素,吸引的簡歷數量明顯低于中型企業,因此導致職位競爭的激烈程度較低。
根據智聯招聘在線數據監測結果,2016年冬季對人才的需求量最多的依然是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其次是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行業、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行業。和今年前三季度相比,冬季求職期招聘需求最多的十大行業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受到企業招聘周期的影響,各個行業的招聘需求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房地產(000736,股吧)/建筑/建材/工程行業、教育/培訓/院校行業、計算機軟件行業的環比降幅最低。
從不同行業的數據來看,2016年冬季網絡游戲行業的競爭指數依然排名第一,為70,其次是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行業,競爭指數為56.4,IT服務(系統/數據/維護)行業以56的競爭指數排名第三位。
智聯招聘在線數據還顯示,保險行業的競爭指數依然最低,只有15.2,排名最后一位;其次為中介服務,競爭指數為20.6。此外銀行業、印刷/包裝/造紙和辦公用品及設備行業的競爭指數也比較低,分別只有24.6、24.6和25.3。(記者 唐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