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德國,光是在飯桌上就可以明顯的看出中德兩國教育的差距。中國人重視吃飯,德國的家長也關心孩子一天飲食,但跟中國父母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德國人在吃飯這件事上的態(tài)度和作法,體現(xiàn)了德國兒童教育學的一個核心目標: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維的能力。
飯桌上看中德兩國教育
中國人重視吃飯。家長對孩子的愛,尤其體現(xiàn)在吃飯上。首先是讓孩子多吃,不分青紅皂白,使勁喂,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國父母喂孩子吃飯,小時候在自己嘴里嚼軟,再喂進嬰兒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再最后是一筷子一筷子喂。經(jīng)常可見祖母端著碗,四處追趕孫兒喊叫著喂一口飯。父母可以挨餓,但孩子碗里肉一口都不能少,能看著孩子咂嘴吃香,父母心里更是甜如蜜糖。
德國的家長也關心孩子一天的飲食,但跟中國父母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德國人從不硬逼孩子多吃飯,德國孩子從能夠拿得動勺子那一天起,就開始自己吃飯了,即使弄得滿臉滿身,家長也不會去管。而且,德國孩子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天中午就在學校吃午飯,根本不會有家長跑回家給孩子做飯。家庭貧窮的學生可以在學校領免費午餐。孩子在學校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都是自己決定,家長看不見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