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是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制度。近日,針對工傷認定中的核心要素——“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工作原因”(以下簡稱“三工”),市人社部門做出詳細解讀,明確認定標準和申請流程,為勞動者維權提供指引。
“三工”要素界定清晰 涵蓋多種工作場景
工作時間:不僅包括法定或用人單位規定的工作時間,還涵蓋工作前后的預備性、收尾性工作時間。
工作場所:范圍既應包括本單位內的工作場所,也應包括因工作需要或者領導指派到本單位以外去工作的工作場所。
在認定標準上,職工有下列“三工”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另外,“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職工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傷害;二是指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職工履行工作職責期間因意外因素受到人身傷害。
工傷認定由誰申請?
工傷保險遵循雇主責任原則,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承擔首要的工傷申報義務。
申報時間限定為事故傷害發生或者職業病被確診后的30日內。遇到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可適當延長申請時限。若未及時申報,工傷職工或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在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提出申請。對于正在接受治療、行動不便的受傷職工,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近親屬可作為申請主體,確保勞動者權益不因客觀原因受損。
申請工傷認定需要哪些材料?
需要提交三項核心材料:填寫完整的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關系證明、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材料不全的申請,需一次性書面告知補正要求,并在收到完整材料后受理。受理后原則上60日內作出認定決定,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案件,縮短至15日內辦結。
需要指出的是,工傷認定時限的起算時間為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即申請人按規定完整地提交申請材料之日。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交的材料不完整的,應從材料補齊之日起開始計算。
需杜絕這些不安全行為
有效預防工傷事故必須杜絕以下危險行為:
一是違規操作類。包括未經許可操作設備、無視安全警告、酒后作業、拆除防護裝置、使用不安全設備等。
二是危險作業類。如用手代替工具操作、冒險進入危險場所、在起吊物下作業、機器運轉時進行檢修等。
三是防護缺失類。涉及未正確使用勞保用品、危險物品處理不當、作業時注意力分散等。
四是不安全著裝類。如在旋轉設備旁穿著寬松衣物、操作時未戴手套或未規范佩戴安全帽等。這些行為都是引發工傷事故的常見誘因,企業和勞動者務必提高警惕,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共同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廈門日報記者 何無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國際沙排巡回賽廈門挑戰賽開賽2025-05-15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