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與焦慮:“別的孩子都在學”
教育系統內減負、小學零起點入學等一系列舉措,并沒有改變教育整體框架格局和中、高考選拔仍以分數為主要導向的現狀。家長們需要爭取更好的教育資源,千方百計讓孩子得高分,“抄近道”的培訓機構自然就會大行其道
據媒體報道,近年來,一些以小學數學培訓、競賽輔導為主的民間培訓機構在市場上極為火熱,不僅入學名額“一位難求”,好老師也需“秒搶”。公辦、民辦小學有大量學生課外在此類機構中上課。上課時,很多父母與孩子同堂聽課,以便回家后能指導孩子復習功課。
一些家長看到孩子的周末被擠占殆盡,甚至視力明顯下降,也會反思“這到底值不值”,但很少有人真正放棄,因為“別的孩子都在學”。
華東師范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教育學部教授吳遵民表示,一些家長的焦慮直接源于攀比,有時候并不思考自己的孩子適不適合,就盲目跟風,千方百計搶先出發,總是試圖領先于人,于是在無休無止的自我較勁和競爭妄想中,不斷給孩子加壓。這種焦慮也來自“選擇”,即到底是買學區房,還是擇校民辦;是盡早出國,還是參加國內高考,不少家長面對此類教育問題的選擇往往“舉輕若重”,甚至患上“選擇恐懼癥”,只好種種路徑都嘗試,從而給孩子巨大壓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