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宜認為歷史是可以串起來講的,她拿起手機中自己查閱的資料講到:“就比如你說恭王府,會談到和珅、恭親王奕訢,會講到清朝皇子是什么命名規則。這些小知識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在講解的時候把這些串起來,客人就會覺得有意思。”王雪宜笑著說到,網上的歷史知識難辨真偽,自己還是要去看書去求證,做“后海八爺”最重要的是學習,這方面很重要。
一開始,王雪宜還擔心自己蹬三輪車會不會體力不如男性,但是經過培訓和一段時間的實踐載客后,她發現自己的體力比之前好很多。
他們工作的重點是在每一個景點對客人進行細致講解,慢慢的,她在蹬車與講解之間掌握好節奏,體力上也就沒有那么撐不住了。
除了“后海八爺”的工作,王雪宜還有一個繪畫工作室,平時會在工作室內進行創作,做一些繪畫教學,將老北京文化的元素融入創作當中。
對老北京文化的理解,王雪宜覺得是多元的,“就拿什剎海地區為例,這里有本土的中原文化,有外來的蒙古的文化,還有什剎海地區的皇家文化、市井文化。
北京作為國際大都市,還有世界的文化和影響,這是一個文化太豐富的地方,它不是一種文化傳承下來,而是在傳承的過程中不斷的在吸收營養,所以它是一個深刻而豐富的文化。”王雪宜笑著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