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當教育部取消高考奧數加分的消息得到眾多輿論關注的同時,在遼寧大連,郭女士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還在培訓班里上著奧數課。
大連市民 郭女士:如果考試升學的時候真的不用奧數題的話,我們就可以不學,要是最后一道題難解題一旦是有的話,你孩子分數就會拉下來,作為家長就是不敢去賭不去學。
而在北京,周女士正在上初中的兒子,已經學了3年的奧數,并且還將繼續學下去。
北京市民 周女士:作為我們家孩子吧,我們是學了好幾年了,而且我覺得學了奧數還是很受益的。對于他的數學思維來說,很有幫助,其實加分不加分我們也不奔打比賽,也不奔加分這個,主要就是為了他一個學習的方法。
班老師,北京某培訓機構一線競賽老師。在他看來,這個消息并不會給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式,甚至自己的學生帶來很大影響。
北京某培訓機構老師 班老師:作為一名奧數老師來說,我覺得我是比較贊成教育部的剝離開奧賽跟升學掛鉤的這個舉措的。因為我覺得還是對于學生來說,應該更純粹地去學習數學,跟升學掛鉤也導致我在上課的時候會比較尷尬,北京也有過幾輪這種禁奧,但是最尖端的這部分學生可能更多的還是自己學自己,對于孩子的學習熱情和家長對這件事的態度來說,我覺得沒有太大的影響。
瘋狂的奧數培訓,能否止步于減負的政令?公眾的這一疑惑在班老師看來,剝離奧數對于小升初的成績借鑒作用,比剝離高考加分更重要。
奧數是成才的獨木橋嗎?2017年11月,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在杭州舉行,這是全國中學生最高級別的數學競賽,為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選拔參賽者,在開幕式上,作為參賽代表發言的奧數學霸李文杰坦言奧數這條道路并不好走。
杭州學軍中學學生 李文杰:這并不是誰都能學的,畢竟最后能成功的就這么幾個,就你如果學了以后沒有任何成績,其實還是得不償失。對我來說可能是通往名牌大學的一條捷徑,但我更多的是一些興趣愛好。
奧數,對于有數學特長的學生來說,不是沉重的負擔,但當奧數成績和升學等社會因素捆綁在一起的時候,奧數就變得越來越復雜。
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 陳敏:希望家長們能夠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定位,能夠在他的成長中,充分發揮孩子的才能和尊重孩子的喜愛。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現在確實有一些學校還在對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考察,特別是在初中入學以后,要對他的成績進行統策,這個統策可能反過來又反饋到小學,又反饋到家長。所以這種測試對孩子的升學還是存在一定的影響。因為高考產生影響是有一個過程的,小學到高考中間有幾年,在這個過程當中它接著下來高考怎么改,如果是現在我們這個總分模式只是看分數這種模式,整體上沒有改變,那么總還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會影響到小學和初中的教學和評價。第一個就是要從孩子的長遠發展來考慮,而不是僅僅從公立短期升學這個角度來考慮,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就是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意見,就在學和不學,孩子要有發言權,孩子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