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說實在不喜歡。有幾個去奧校的同學提起奧數他就想吐。
西安大學南路小學畢業生 賀妍:當時班里很多人在學奧數,有80%基本上全部在學,每次學(奧數)的時候,是能不去上課就不去上課,老師只要一說是能放假的話,就很開心很開心,然后恨不得馬上就能離開那塊。
就在奧數培訓開始火熱的同時,從2001年開始,奧賽成績正式被列入高考的加分項目中,獲得全國奧賽前三名獲獎者最高可以獲得20分的加分。隨著奧數教育的普及化,一些學生和家長開始不堪重負,苦不堪言。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員 黃華:不超過百分之五的學生適合奧數訓練!很多人就是陪練。那么他就會很痛苦,因為一看其他同學都可以迅速、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你不能的話,學習的自信心會受到打擊。小孩受到挫折以后,從心理層面恢復到正常,就相當困難。
面對“跑偏”的奧數,我國教育部門多次強調或推出措施要標本兼治“奧數熱”。各地方政府,也開始叫停與升學掛鉤的奧數競賽培訓。其中北京市教育部門就曾多次向奧數熱宣戰。
但事實上,直到今天,我們發現,仍然還有很多小學生迫于升學壓力,仍然在努力地學習著各種奧數知識。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1989年中國在奧數競賽上第一次拿了總分第一,1990年是奧數第一次在中國舉行。當時中國掀起奧數熱,主要的動力是為國爭光,因為好像在國際上拿金牌,中國是很光榮的一件事,主要是這個動力。
奧數在我們國家經歷了一個不知道到熱、現在又比較讓它降溫,強行降溫的這么一個過程。整體來說,這個過程是從非理性到理性的一個過程,過度地要求各級各類的學校都以奧數作為升學的依據,這個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也是對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但是確實有一部分的學生他喜歡這個東西,他如果自然地喜歡奧數,不把它作為外在的一個要求,不要求跟升學掛鉤,那么他就是一個自然狀態的,就是正常的。那么現在把它降溫,實際上就是把它非理性的東西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