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住了半年
連外灘都沒去過
普通高中生10年寒窗,家門口高考。而音樂藝考生們,不光要練十幾年的琴,很可能還要遠赴他鄉學藝。
蔣佳弈就是如此。為了考上海音樂學院,她從2017年10月到今年2月,蔣佳弈和另一位藝考生一起在上海住了近半年。
這段日子是最花錢如流水的時候,記者幫她一起算了一筆賬。
每周一次鋼琴課,500元;兩次和聲課,1600元;一次視唱練耳課,900元;一次作曲課,1000元。偶爾還需要在上海音樂學院的學姐那里上小課,200元。
僅學費,一周就近4500元,一個月18000元。還有每月房租2000元,水電費400元,伙食費3000元,租用琴房600元……這些固定消費已經超過24000元/月。
“最后一周考試的時候,媽媽還訂了一個很貴的酒店,就在上海音樂學院對面,隔一條馬路。”蔣佳弈算完賬不禁吐舌頭。
家長花了很多錢,孩子們也是“抽筋骨”的半年。
每天早上7點起床,7點半開始練琴;中午12點休息,吃飯半小時;下午練習作曲3個小時,和聲一個小時;晚上唱視唱,練耳2小時……“那段時候,我練視唱、練耳,嗓子都唱壞了。”
她的同伴更刻苦,往往練琴練到晚上12點。“她不休息,我也沒法休息啊,一起練。”蔣佳弈笑道,“雖然我在上海住了半年,花費了12萬元,可是連外灘都沒去過。每天看到去迪士尼的地鐵經過,只能忍住。”
如今,考試終于結束,蔣佳弈已經如愿通過了上音的復試。但藝考并沒有真正結束。
“還有文化課嘛。”蔣佳弈說,“雖然我的化學生物歷史都已經考過了,成績還行,問題不是很大,但還是希望最后的考試成績漂亮一點。所以,我不能和你聊天了,我要去學英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