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今日發布《2017年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數據顯示,資助資金繼續大幅增長。資助資金突破1800億元。學生資助資金連續十一年保持高速增長。
資料圖:2017年9月1日,中國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在中國所有地區初始年級開始投入使用。張云 攝
《報告》表示,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進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實現無縫銜接。確保研究生獎助政策不留死角。將預科生納入高等教育資助范圍。推動國家助學貸款全覆蓋。落實民辦高校同等資助政策。提高博士研究生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2017年,各地各高校繼續完善相關政策,加大了對建檔立卡等特困家庭學生的資助力度,確保一個人不少,確保一項政策不少,確保重點資助。
《報告》指出,資助政策體系更加健全。目前,我國建立起了以政府為主導、學校和社會積極參與的覆蓋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即各個學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學校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特別是在高等教育階段,實現了“三不愁”,即入學前不用愁、入學時不用愁、入學后不用愁。
在學前教育階段,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補助”的原則,地方政府對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設立的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予以資助。
在義務教育階段,統一城鄉“兩免一補”政策,對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對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等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
在中等職業教育階段,建立了以免學費、國家助學金為主,學校和社會資助及頂崗實習等為補充的資助政策體系。
在普通高中教育階段,建立了以國家助學金、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雜費、地方政府資助項目為主,學校和社會資助相結合的資助政策體系。
在本專科教育階段,建立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應征入伍國家資助、師范生免費教育、新生入學資助、退役士兵學費資助、勤工助學、校內獎助學金、困難補助、伙食補貼、學費減免及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等相結合的資助政策體系。
在研究生教育階段,建立了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業獎學金、“三助”崗位津貼、國家助學貸款、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應征入伍國家資助、校內獎助學金及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等相結合的資助政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