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走進江西省南昌縣塔城鄉河西小學,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下,紅色的400米標準塑膠跑道環繞著綠色的足球草坪,孩子們奔跑跳躍的身影隨處可見。操場一旁,籃球架和乒乓球臺有序排列,在藍天和陽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高大嶄新的教學樓內,不時傳來瑯瑯讀書聲。村民萬樂旺把孩子從縣城的私立寄宿小學接回了河西小學,他說:“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一家人能幸福團聚,享受孩子們的成長時光了。”
河西小學的變化是江西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的一個縮影。
用考核的“指揮棒”牽動政府履職“牛鼻子”
2015年,11個縣;2016年,42個縣;2017年,28個縣——這是江西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國家督導的成績單。目前全省已有92個縣(市、區)實現均衡發展,通過率達82.1%,與全國整體進度基本持平。
對于發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欠發達仍然是基本省情、相對落后仍然是最大現實的江西而言,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能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
江西省委、省政府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教育規劃綱要和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以建立對縣(市、區)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教育職責的督導評價機制為突破,充分運用干部考核這個“指揮棒”來抓住地方黨委、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牛鼻子”。
江西省扶貧辦將各縣(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列入年度績效考核。目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已經成為各縣(市、區)脫貧驗收的前置條件,如果當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能順利通過驗收,脫貧攻堅工作也會被“一票否決”。
教育督導評價工作由過去教育部門單獨開展到現在與組織部門聯合實施,由只考核縣級政府到考核黨政領導,并將評價結果作為教育項目資金分配、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有力推動了縣級黨委政府在教育發展上主動擔當、主動作為,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
為解決好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問題,江西省建立了“三督兩單”機制,對各地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行全過程指導、全方位問效。
“三督”,即由江西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組織開展市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情況大督查;由省教育廳組織專家對申報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的縣(市、區)進行省級督導;對省級督導評估中問題較為突出的縣(市、區)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兩單”,即在每次督查、督導后,均分縣下發問題清單和整改責任清單,整改任務實施“銷號式”管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