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亮點
京津冀將建職稱協調共享機制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將推動建立京津冀職稱工作協調共享機制,探索在條件成熟的領域統一評審標準、程序和方法,推進京津冀職稱評審專家資源和專業技術人才資源信息共享。深入落實京津冀職稱資格互認協議,逐步擴大跨區域職稱互認領域和范圍,推動三地人才自由流動。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為入駐雄安新區的本市企業隨遷專業技術人才提供職稱評價服務。
職稱自主評審范圍擴大
此次職稱制度改革進一步擴大了職稱自主評審范圍,除市屬高校外,繼續向條件成熟的科研機構、新型智庫、新型研發機構,如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市社會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下放職稱評價自主權,重點解決人才使用“能上不能下”的問題,支持用人單位完善考核制度,對評上職稱的人才,用人單位可根據人才與崗位的適用情況和考核情況,合理聘用人才;對不符合崗位要求、沒有履行崗位職責的人員,用人單位可以“低聘”、不聘直至解聘。
創新6類人才職稱晉升方式
《意見》提出,取得國家級人才表彰獎勵、獲得國家級科技獎項、擔任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負責人、在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取得突出成績的領軍人才,可通過職稱評審“直通車”取得正高級職稱;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業績突出人才,可破格申報高級職稱;長期扎根基層一線、做出重要貢獻的基層人才可單獨評審、優先評聘;具有特殊技能、在特殊領域和特殊崗位取得突出業績、做出重大貢獻的特殊人才可直接認定職稱等級;高校科研機構的創新創業人才,以及援藏、援疆、援青等對口支援和援外醫療的專業技術人才可享受職稱評聘的支持政策。
本市將聚焦高精尖產業發展需要,圍繞“三城一區”建設,按照“需要什么評什么”的原則,增設人工智能、創意設計、知識產權、技術經紀、科學傳播等新業態、新職業的職稱評價專業,支持培育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此外,本市還將補齊全部職稱系列的層級設置,在經濟、會計(審計)、統計、中專教師、工藝美術、實驗技術等系列中增設正高級,持續滿足高精尖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現代服務業和重點優勢學科等領域的人才評價需求。(記者 解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