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獲悉,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自2013年建立以來,已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據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督導局局長何秀超介紹,目前,全國近26萬所中小學校配備了12萬余名專兼職督學,掛牌覆蓋率達98%,他表示,掛牌督導制度將延伸到幼兒園,加強對入園難、入園貴、“小學化”等問題的常態化監管。
據了解,各地按照教育部出臺的《督學管理暫行辦法》,組建了以學校校長為主體、學科名師和教研人員為輔助,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社會人士為補充的責任督學隊伍。目前,全國12萬余名專兼職督學活躍在各地各校,其中,專職督學約1.95萬人,兼職督學約10.38萬人。
何秀超指出,在國家制度設計的基礎上,各地不斷探索創新,形成了定時督導與隨時督導相結合、專項督導與綜合督導相銜接、全面督導與學科督導相補充、個人督導與團隊督導相配合、常規督導與信息化督導相融通的有效、多樣的工作方式。各地在工作中不斷摸索、大膽創新,形成了一批可學習、能借鑒、多類型的優秀典型和鮮活案例,一些地方還主動將掛牌督導制度延伸到了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中小學掛牌督導成為我國教育督導創新、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制度。
當前,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更加強烈,個性化、多樣化、終身化學習逐漸成為主流,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較突出,基于這些現狀,何秀超表示,下一步將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教育領域存在的各種問題,以補短板、強弱項、兜底線為工作主線開展掛牌督導。加強對招生收費、擇校編班、課業負擔等方面的日常督導。將掛牌督導制度延伸到幼兒園,加強對入園難、入園貴、“小學化”等問題的常態化監管,不斷提高人民獲得感。
本次發布會公布了第二批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區)名單,2017年共有208個縣(市、區)被認定為創新縣(市、區)。據悉,2015年部署開展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區)創建工作,2016年認定29個縣(市、區)、2017年認定208個縣(市、區),在不同區域樹立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典型和工作標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