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中小學生戴上了近視眼鏡。2018年1月6日至8日,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主辦的第六屆“關愛近視·微笑論壇”上,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副院長周行濤等多名國內權威眼科專家指出,當前中國青少年近視防控刻不容緩。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中,89.5%的受訪者稱周圍中小學生患近視的多,長期使用電子產品(70.8%)被視為 “罪魁禍首”。67.8%的受訪者認為學校在預防和改善學生近視方面做得不到位,61.1%的受訪者希望學校能保證學生每日眼保健操次數,52.5%的受訪者認為應要求學生課間必須進行戶外活動。
受訪者中,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占32.5%,二線城市的占43.4%,三四線城市的占18.7%,城鎮、縣城的占3.6%,農村的占1.8%。年齡上,00后占2.0%,90后占25.5%,80后占50.6%,70后占15.4%,60后占4.6%,50后占1.5%。
長期使用電子產品被視為中小學生近視最大原因
北京市民張力敏的孩子在小學二年級時就近視了。“當時我和他爸爸工作忙,老人愛慣著孩子,他看很久電視也不管。有次開學前,才發現他近視了。”張力敏說,她周圍的中小學生基本都近視,朋友聚會時,一屋子孩子都戴著眼鏡。
張萍(化名)是河北省某公立中學初一班主任,她班里有60名學生,1/3患近視。“學生患近視的比例會隨著年級升高而增加。”她介紹,學生近視加深大多是在寒暑假期間。這段時間家長要上班,孩子過度使用電子設備、用眼姿勢不正確等問題得不到糾正。
調查中,89.5%的受訪者稱周圍中小學生患近視的多,34.8%的受訪者直言非常多。交互分析發現,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受訪者中回答“非常多”的比例最高(38.5%)。
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副主任、北京醫師協會眼科分會會長陳有信對記者說,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隨年齡和學段增長呈持續上升趨勢。“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亢澤峰等專家學者,曾對1989~2014年我國青少年近視的患病率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近視患病率為38.37%。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患病率分別為22.53%、51.07%和65.44%。輕度、中度和重度近視患病率分別為24.75%、12.60%和2.39%”。
“我們班55人,不近視的不到20人。”北京市某中學初二學生黃晴(化名)最近去醫院換了新的近視鏡,左右眼各加了50度散光。“醫生說是看手機造成的。手機、iPad這些電子設備輻射很厲害,我們基本人手一個”。不過,她認為平時課業壓力大、用眼過度,才是同學們患近視的主要原因。
“看到學生趴著寫作業或歪頭看書,老師通常會及時糾正,但學生一會又恢復原樣。”黃晴說。
調查中,長期使用電子產品(70.8%)被受訪者視為中小學生近視的最大原因,其他原因還有看書寫字距離太近(56.6%)、戶外活動太少(56.0%)、課業繁重(44.7%)、坐姿不正確(42.4%)和保護視力意識弱(36.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