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補習”到“超前教學”規范培訓市場呼聲高
究竟應該如何看待課外補習?應該說,其存在是基于巨大的市場需求。
“補課不是絕對的不好,關鍵是要去除盲目性和功利性。補課有科學文化類的也有藝術類的,在孩子有興趣的情況下,可以基于全面發展的需要開展學有余力的補課。”上海市人大代表、大寧國際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徐曉唯表示。
民革廣東省委在提案中指出,課外培訓本來的定義是“補習”,但現今培訓機構早已經超越了“補習”的概念。“初中學高中課程、小學讀初中課程、學齡前認字過百”——這樣的超前教學,成為不少培訓機構的常態。“超前教學通過 提前教、超綱教、變相押題 等手段,短期內快速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違背了教育規律,也擾亂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安徽省人大代表、合肥師范附屬小學校長張紅認為,培訓機構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所開展的過度、過量的課外補習,既加劇了學生對于課外負擔重的“迷茫癥”,也助長了家長盲目擇校的“焦慮癥”。
代表委員們還認為,隨著信息獲取與交互越來越便利,望子成龍的家長們通過育兒論壇、微信群等渠道,進一步放大了群體焦慮。“部分培訓機構借助自媒體夸大宣傳,一些戶外大廣告牌也不斷占據家長眼球,形成視覺沖擊,這些現象值得有關部門重視。”徐曉唯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