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泉港區區長楊鳳翔走進山腰街道錦川村、涂嶺鎮秀溪村、后龍鎮田里村,調研鄉村振興工作。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柯明好,副區長莊一鳴參加調研。
孟夏時節,位于泉港城區西南角的錦川村生態采摘園里綠意盎然。錦川村生態采摘園是由山腰街道錦川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通過挖掘并有效盤活閑置用地,組合連片農業經營用地近120畝,規劃種植葡萄、蓮霧、無花果、紅心芭樂等11種特色水果和親子農耕樂園,打造集果蔬采摘、農耕體驗、自然教育、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綠色生態樂園。
楊鳳翔詳細了解果樹生長情況、水果品種引育、采摘園整體發展規劃等。他指出,要以“存鄉憶、記鄉愁、興鄉村”為目標,聚焦深層次發掘農業自然資源以及傳統生產方式、民俗習慣等農業人文資源,因地制宜發揮稟賦優勢,做好文旅和鄉村產業的融合嫁接文章,利用農耕文化館、非遺體驗館等,嵌入更多教育研學功能,形成更多消費內容,釋放增長潛能。
產業振興是增強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的源泉,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
涂嶺鎮秀溪村以打造“長壽泉港 甜村秀溪”為目標,以一二三產融合為抓手,依托特色資源,推進農耕體驗、研學旅游、休閑觀光等產業發展,致力打造“甜村秀溪”品牌;后龍鎮田里村以農超起筆,全力推進泉港區首個綜合市場“農改超”項目,以小市場惠及大民生,實現從“后進村”到“厚勁村”的轉型升級。楊鳳翔在調研中強調,鄉村振興工作涉及面廣、任務量大,要找準鄉村產業發展的發力點、鄉村建設發展的切入點、農民持續增收的增長點,全力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立足村情實際,在城鄉融合、各美其美上作示范,打好富民增收組合拳,讓鄉村振興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