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德是誰?
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名單公布后,對這位鮮少在媒體上露面的科學家,不少人都發出了好奇的一問。
同樣的問題,60年前也被人問過。當時,前蘇聯《病毒學雜志》的編輯特意詢問:“侯云德是誰?他是什么樣的人物?他的論文怎么會發表這么多?”不怪編輯好奇,這位中國留學生在前蘇聯學習的3年半時間,發表了17篇學術論文,并在仙臺病毒等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最終直接越過副博士,被原蘇聯高等教育部破格授予醫學科學博士學位。
侯云德院士留學蘇聯照片
一輩子與病毒打交道,作為我國分子病毒學和基因工程藥物的開拓者,侯云德說:“認識世界的目的應當是要改變世界,學習病毒學、研究病毒學,目的應當是預防和控制病毒,為人類做出更加切身的貢獻。”
侯云德院士在病毒基因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大樓門口留影
“道固遠,篤行可至;事雖巨,堅為必成”,集畢生精力編織傳染病防控網絡
2008年,侯云德79歲。這一年,他被國務院任命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
這時,距離2003年的“非典”疫情已經過去5年。公眾或許已淡忘了當時的恐慌,侯云德卻不敢忘。“‘非典’來得太突然,我們沒有準備,病毒研究不充分,防控體系太薄弱了。傳染病在歷史上是可以讓一個國家亡國的,老的控制了,還會不斷出現新的,傳染病防控絕對不能輕視!”這位少時立志學醫、并且要當名醫的科學家,一生都在為祖國的防病事業而奮斗。
本該頤養天年的年齡,侯云德又忙碌起來,擔負起我國現代傳染病防控體系頂層設計的重任。他帶領專家組,設計了2008-2020年降低“三病兩率”和應對重大突發疫情的總體規劃,主導建立了舉國體制協同創新的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全面提升了我國新發突發傳染病的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