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這是黨的十九大最重要的歷史貢獻。黨的十九大強調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開啟了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征程,其中建設教育強國是在黨代會報告中第一次提出。這是黨的十九大在教育方面最大的亮點。
黨的十九大提出,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時代的教育工作就是要破解人民日益增長的對更加公平、更高質量、更富特色教育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發展之間的主要矛盾。這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改革,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黨的旗幟下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切實增加老百姓的教育獲得感。
在國旗下成長 許藝馨 繪
學前教育邁上新臺階 仍處發展提高關鍵期
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辦好學前教育”,在幼有所育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以縣為單位先后完成兩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并于去年啟動實施第三期行動計劃。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財政投入持續增加,長期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一些瓶頸問題得到突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2016年達到77.4%,“入園難”進一步緩解,學前教育發展邁上新的臺階,高過世界中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但總體上看,學前教育仍是教育體系中最薄弱的環節,普惠性資源供給不足,教師數量短缺、工資待遇偏低,幼兒園運轉困難,保教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還普遍存在,仍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期。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公辦和民辦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左右。辦好學前教育,要注重科學規劃,充分考慮人口政策調整和城鎮化進程,優化幼兒園布局;堅持公益普惠,進一步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公辦民辦并舉,提高公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的能力,引導和扶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強化機制建設,落實地方政府發展和監管學前教育的責任,建立健全確保學前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發展質量并重,推動各地制定公辦園生均撥款標準和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構建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支持和保障體系。
義務教育實現高水平普及 要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是國家依法統一實施、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我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16年全國小學凈入學率99.9%,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4.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3.4%,我國義務教育實現了高水平普及,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黨的十九大要求,“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這指明了我國義務教育工作的重點和方向。按照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城鄉二元結構壁壘基本消除,義務教育與城鎮化發展基本協調;城鄉學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額基本消除;城鄉師資配置基本均衡,鄉村教育質量明顯提升,教育脫貧任務全面完成,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要多措并舉。要按時完成“全面改薄”,按照規劃2018年將全面完成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作,這是提高我國基礎教育水平的基礎一環,這一規劃覆蓋全國2600多個縣近22萬所義務教育學校,被譽為“我國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史上中央財政投資最大的單項工程”,目前進展順利,反響良好,到年底所有項目學校要達到基本辦學條件底線要求。要加快實現“城鄉一體”,2014年起我國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2016年起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并加快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推進“兩免一補”政策城鄉全覆蓋。要著力解決“鄉村弱”和“城鎮擠”,學生規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學和教學點要按100人核定公用經費,按計劃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要切實做好“控輟保學”,堅持依法控輟、提高質量控輟、落實扶貧控輟和強化保障控輟并舉,為2020年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奠定堅實基礎。要認真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確保逐校覆蓋,提升我國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要繼續開展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工作,目前全國已有11個省份實現全省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要按照備忘錄完成規劃,并建立均衡發展長效機制,同時推動由基本均衡走向優質均衡,具備條件的地區推動從縣域均衡邁向市域均衡。
高中階段教育總體較大發展 發展與改革的任務依然較重
高中階段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從未成年走向成年、個性形成、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肩負著為各類人才成長奠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總體上取得了較大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學校條件逐步改善,教育質量穩步提升,2016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7.5%,高中階段教育實現基本普及,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為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目前情況看,由于多方面原因,高中階段教育仍然存在許多明顯短板,一些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教育資源短缺,普及程度不高;普通高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不協調,部分地區中職教育發展明顯滯后;一些學校辦學條件薄弱,經費投入機制尚不健全,普通高中債務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教師總量不足,中等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短缺;一些學校教育質量不高,普通高中缺乏特色,中等職業教育吸引力不強。
要實施好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攻堅計劃,提高普及水平,著力提高教育基礎薄弱地區特別是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較低地區的普及程度,提高特殊群體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機會,到2020年,全國和各省(區、市)毛入學率均達到90%以上,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要優化結構布局,統籌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比例;要加強條件保障。完善學校辦學標準,加強學校辦學條件建設,健全生均撥款制度,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要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并進而更多接受高等教育;要提升教育質量,深入探索新課改背景、新高考背景和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適應課程結構調整,改進高中教學組織形式,推進選課走班,悟透新課程標準,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