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也納入到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洪流”中。2017年12月29日,山西省教育廳召開了全省高等教育本科專業優化調整工作啟動會,意味著用三年時間,我省將對各高校專業動一次“大手術”,這次會議可以說公布了“手術方案”。從省教育廳廳長吳俊清的介紹中能感覺到這次“手術”的緊迫性,已經到了必須做的時候!用他的話說,我省高等教育本科專業調整一定要做,高校黨委書記、校長是第一責任人,這項工作做不好,高校領導班子考核一票否決。這次“手術”成功與否,關系到高校能否挑起支撐、驅動、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擔”。
這次高校專業優化調整是一次戰略性的舉措,也是一次深刻的革命。
“手術靶標”清晰加減結合
這次“大手術”的靶標非常清晰,力爭到“十三五”末,全省高校現有本科專業數量削減15%到20%,總數削減200個以上。在此基礎上,增設100個以上急需新興專業。遴選3-5所本科專業優化調整示范高校,支持條件成熟、有帶動作用的高校率先改革,一步調整到全省平均水平。
我省將高校本科專業優化調整的“手術”分為三步。
啟動試點階段(2017年12月-2018年4月)。啟動首批專業調整、削減工作。全省高校首批調整、削減(撤銷、停招或間/減招)本科專業總量120-160個,增設急需新興本科專業60個左右,確保完成60%以上的優化調整任務。從調整力度大、措施得力、推進迅速的高校中評選3-5所高校作為本科專業優化調整示范高校,在招生、撥款、“1331工程”項目等方面給予傾斜。
深入推進階段 (2018年5月-2018年12月)。開展第二批專業優化調整工作。對由于體制原因、歷史原因形成的各高校之間重復建設的限制專業,作為山西省第二批調整和優化專業,進行減、合、撤的調整,優化全省專業布局。第二批擬調整、削減(撤銷、停招或間/減招)本科專業數40-50個,增設急需新興本科專業20個左右。
完善發展階段 (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推進第三批專業優化調整工作。對于未進入前兩批優化調整的專業,組織專家咨詢工作組進行論證,繼續進行分類調整。第三批擬調整、削減(撤銷、停招或間/減招)本科專業數40-50個,增設急需新興本科專業20個左右。
什么樣的專業會被“切除”?
限制淘汰過剩低質錯位專業。限制過剩專業。對全省布點較多、規模較大、近三年社會就業率較低、社會需求飽和的本科專業,原則上限制新增或調整撤銷。
限制低質專業。對于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不合格、生師比不達標、質量保障體系不完備、人才培養質量不高的本科專業,原則上限制新增或調整撤銷。
限制錯位專業。對與學校辦學目標定位不匹配、結構不合理、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脫節、招生質量不高的本科專業,原則上間/ 減招、合并或調整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