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亟須加快立法有效監管
盡管多家學習類APP都明確規定:“發布淫穢色情帖、恐怖帖等行為,一經發現永久封號”,不少軟件也設置了針對違規帖子的舉報功能。但多位受訪家長都認為,看似嚴格的規定,實際上作用并不大。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軟件工程系副主任任長寧告訴記者,現在的一些過濾軟件只能過濾“關鍵詞”,一些圖片或一些打擦邊球的黃段子,很難發現、杜絕。家長恨“黃”,卻不知“黃”從何來。
在武漢一個小學生家長微信群中,超過一半家長表示,孩子正在用或者曾用過多款學習類APP。記者加入微信群調查發現,這些家長多數并不知道軟件中有類似論壇的功能,更不知道其中是否有不健康的內容。
遼寧省實驗中學渾南一中教師劉斯文說,未成年人的“三觀”尚未形成,不具備鑒別能力,學習類APP中出現淫穢色情信息,更容易誘使未成年人偏離正軌。
今年7月1日,工信部實施《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規定了手機APP禁入條件,明確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提供淫穢、色情等法律所禁止的手機應用。
華中師范大學教授范先佐表示,目前相當一部分開發學習類APP的企業,并不具備教育培訓行業的資質。工信部相關規定,只規范了移動互聯網市場秩序,但對于平臺應用商店APP的分類及準入標準等,暫時未作明確規定。
“哪怕有一點點涉黃都該嚴打,這是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大問題。”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夏學民建議,學習類APP的運營應實名注冊,支付也要進行認證,一旦發現涉黃涉暴等問題,可迅速找到涉事人及時處理。
夏學民認為,一些學習類APP藏污納垢,暴露出平臺的審核監管存在問題。他建議,一方面,APP的開發方在軟件設計中應設置過濾功能,加強對用戶發布內容的審核,同時減少游戲、社交等和學習無關的功能;另一方面,手機等系統平臺的應用商店管理者,對APP發布準入的審核,也要嚴格制定審核標準條款。
受訪專家建議,公安、文化、教育、網信、工信等部門對目前市場上的學習類APP應進行聯合執法檢查,并加強懲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