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
主動“轉型升級”,躋身世界舞臺
《中國工程教育質量報告》指出,“十二五”期間,中國工程教育主動“轉型升級”,變革發展,建成了層次分明、類型多樣、專業齊全、區域匹配的世界最大工程教育供給體系。數據顯示,中國普通高校工科專業招生數、在校生數、畢業生數穩居世界首位,數量比緊隨其后的俄羅斯、美國等國高出3-5倍。
報告中特別指出,2016年6月,中國成為國際本科工程學位權威互認協議——《華盛頓協議》正式成員,中國工程教育在內涵發展方面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從國際標準和規則的跟隨者變成參與者、制定者,人才培養質量獲得國際權威機構認可。
2015年,中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與俄羅斯聯邦國家公共認證中心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和《開展中俄聯合認證的合作協議》,揭開了用中國專家、中國標準、中國模式對國外高等教育進行認證的序幕,標志著中國模式和質量標準開始走向國際舞臺。
通過對2011年-2015年通過工程教育認證的394個專業的數據統計分析顯示,我國工科學生生源穩定,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高級職稱專任教師占比近70%,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已經超70%;具有工程經歷的青年教師占比上升較快,加強了高校與行業企業聯系。
報告對1000多所高校近5年的教學基本狀態數據、300多個工科專業的自評報告和認證報告,以及《中國制造2025》未來10年工程教育人才需求進行分析比較后認為,目前工科畢業生供給結構性過剩與短缺并存,專科層次和研究生層次工科畢業生供給不能完全滿足企業和行業需求,人才培養鏈與國家創新鏈、產業鏈對接有待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