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總規模位居全國第7位 實現人口大省到教育大省轉變
有各級各類學校2.7萬所、公費定向培養師范生畢業1.8萬人、高校幫助企業新增產值近千億元……9月15日,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肖國安在長沙發布該省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成就。他說,當前,湖南省教育已基本解決“有學上”的問題,步入“上好學”新的歷史階段,實現了從人口大省到教育大省的歷史性轉變,正處在“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
發布會現場?!√菩∏纭z
教育總規模位居全國第7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突出“質量、結構、公平”三大主線,全面建設教育強省,奮力推進教育現代化,取得了突出成績。
肖國安透露,截至2016年底,湖南省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7萬所,在校學生1282.5萬人,在職教職工86.5萬人,教育總規模位居全國第7位。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學率為77.98%,義務教育年均鞏固率為99.9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0.6%,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43%,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
“教育發展總體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和中職改革發展示范校,高校國家重點學科、國家級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科技創新平臺和創新團隊等重要指標均保持全國前10位,有的還進入全國前5位。”肖國安說。
據了解,通過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湖南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周美玲、“野百合女孩”何芹姣等優秀典型。
肖國安表示,新階段,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全面推動各級各類教育更高質量、更加公平、更優結構、更為協調地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更好的教育"的期盼和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取消所有獎勵類高考加分項目
中新網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湖南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中小學為主的方法,切實保障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享受與城鎮居民子女同等的受教育權,對符合政策的城市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做到了“零拒絕”。
一方面,該省也深入實施“陽光高考”,不斷規范高考加分政策,取消了所有獎勵類高考加分項目。另一方面則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積極推進隨班就讀、送教上門、醫教結合等試點工作,特殊教育三類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已達90%。高校畢業生離校就業率更是連續7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農村學齡人口大量向城鎮流動,導致“城市學校擠、農村學校弱”的問題日益突出。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王玉清說,破解這一難題,湖南既要擴大城鎮學位供給,解決城區教育資源緊缺的問題,又要辦好鄉村學校,提高教育質量,吸引部分學齡人口回流,還要根據城鄉學齡人口變化,在方便群眾入學的前提下,調整優化中小學校布局。
“造血式”推進教育精準扶貧
2015年,湖南在全國率先出臺教育扶貧規劃,明確了功能型教育扶貧基本定位,部署推進八項重點工程,采取了“一提高、兩降低、三全面、四保障、六傾斜、八免費”的24條具體措施,傾斜支持貧困地區教育發展,2016年51個貧困縣教育轉移支付超出貧困縣學生占比20個百分點。
“幾年來,我們聚焦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這個根本點,瞄準增強脫貧致富‘造血’功能這個著力點,扎實推進教育精準扶貧。”肖國安說,湖南近5年累計發放各類資助金197.06億元,資助學生1859.65萬人次;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自2016年起覆蓋到所有貧困縣,每年受益學生超過200萬人。
據悉,湖南還加強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技能培訓,實施“‘一家一’助學就業·同心溫暖工程”,累計資助1.7萬名貧困學生接受職業教育并就業;持續擴大面向農村貧困地區的高校三大專項計劃招生規模,近五年共錄取2.4萬人,其中貧困地區占比達到72%。
“抓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根本大計。”肖國安透露,下一步,湖南將進一步實施好教育扶貧的24條具體措施,包括對建檔立卡家庭子女從幼兒園到博士研究生、留學生進行全面幫扶,不局限于義務教育階段。
推動高校挺立“創時代”潮頭
資料顯示,湖南高校牽頭或參與組建了7個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建設4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建設了5家省級重點智庫;近5年承擔了省內80%以上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973”、“863”計劃項目,誕生了“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海牛號”深海鉆機等多項國際國內領先的重大成果。
五年來,該省高校獲得專利授權1.3萬件,與企業簽訂技術合同9400多項,合作開發新技術8700多項,研發新工藝1.4萬項,幫助企業新增產值近千億元。推進高??萍籍a業園(科技園)建設,入駐企業達數十家,引進“磁懸浮數控”、“釩液流電池”、“特種石墨材料”等多項國際領先技術。
肖國安說,對接湖南10大千億產業和新興優勢產業鏈發展需求,湖南組建了34個職教集團,成立了湘繡、湘瓷、湘菜和湘茶學院,初步構建起覆蓋全省基礎產業、優勢產業、特色產業主要崗位和工種的特色專業群。
通過推進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湖南的師資水平得到新提升。據悉,該省近5年新增“兩院”院士9人,15人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30人受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7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5個團隊入選國家自科基金創新群體。
“我們還健全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機制,使之逐漸成為鄉村教師補充主渠道。”肖國安介紹,截至今年9月,湖南省累計招收公費定向培養師范生5.1萬人,畢業1.8萬人。絕大部分畢業生到鄉村學校任教,并迅速成為本校的教學和管理骨干。 (記者 唐小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