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人大“學緣”,也要讀懂自己,謀劃好大學生活,確立一個目標與方向,提升一種境界與追求
對同學們而言,進入人民大學、開啟大學生活,和以前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即將迎來獨立支配學習生活、獨立處理人際關系、獨立面對內心世界的人生新階段。在此,我從三個角度跟大家聊一聊如何處理好這些關系,希望大家把自己“歸零”,以平和的狀態重新出發、用心成長,做一個有追求、大格局、愛思考的人大人。
——希望大家做一個有追求的人大人
最近網絡上有一個話題比較熱:當下的年輕人普遍有成功焦慮癥,這幅青春素描被稱為“90后中年危機”。不同時代的青年面臨不同的矛盾、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困惑。有句話這樣說,“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千萬不要讓對生活的過分焦慮和對某些東西的過度渴望影響了本應寧靜、寶貴的大學生活。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段“讀書不為稻粱謀”的時光,這對于大家的成長極為重要。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一書中曾說:“一個人的最大幸運,莫過于在他人生的旅途中,在他年富力強時發現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的價值取向。同學們身處一個偉大的時代,世界正處于深刻的變革之中,中華民族將迎來偉大的復興,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
上周末,學校話劇團的同學們自編自導自演的話劇《吳玉章》精彩上演,在座的不少同學也觀看了演出,想必都被“一輩子只做好事”的老校長深深感動。其實,人大不僅有從辛亥革命就開始見證和參與中國革命、被稱為 “延安五老”之一的吳玉章老校長,還有“長征路上唯一的大學教授”成仿吾老校長,還有“不當省長當校長”的郭影秋老校長,還有臨終遺囑退回公房、一輩子淡泊名利的陜公老校友張騰霄老書記,等等。80年的校史積淀豐厚,有很多洗禮精神、啟迪心靈的人物故事。大家繼承和弘揚學校前輩的精神傳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樹立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眼光放長遠一點,讓靈魂站得更高一些,自覺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之中,書寫無愧時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