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教職工都應明道傳道
記者:翟校長,您經常說,學校應該是老師和學生的精神家園,教師到學校來,不僅僅是謀得一份工作。
翟小寧:一所學校發展的主體是人,是教師和學生。好的學校的標準第一個就是要對人好。對學生要好,學生是第一位的。對老師要好,校長要為老師服務。校長要尊重老師的智慧和首創精神。第二個要使人變得更好。只有對人好,才能使人變得更好。所以,我們既要使人有愛心,還要使每一個生活于其中的人獲得幸福感。
李迅:翟校長道出了校長的為校之“道”。當校長的都有體會,你對教師不錯,那教師工作就很認真。
翟小寧:學生和老師都是這樣。當你欣賞和關懷他(她),愛的暖流流向他(她)的時候,他(她)的“顏色”也一時明亮起來。
記者:學校里面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群體,就是其他教職工群體,他們也是教育者的一部分。
李迅:學校的文化和教育精神不只是表現在校長、學科老師和班主任身上,而且表現在每一位在學校工作的人身上。我曾經看過一位名家寫的回憶錄,他說,當年他家里很窮,準備休學,班主任、教務主任乃至校長都同意了,最后到了學籍管理員這里,本來只是走一下程序,但學籍管理員卻很認真地問他:“你非得要休學嗎?能不能跟父母商量一下,不要休學,你成績這么好。”學籍管理員跟他聊了一個多小時。后來他成才了,一直銘記著這個改變了他人生的學籍管理員。
翟小寧:學校里面每一個人盡管各不相同,但都是重要的,每個人都在發揮作用。我們學校有一位清潔工,我每次遇見他都很受觸動,他的笑容特別親和,你能感受到一種善良和樂觀。有一年春節后開學,我看到了這位清潔工,還是那樣的笑容,另外,他的三輪車上,新貼了一個紅底的大大的“福”字。他的笑容和這個“福”字,難道不是一類教育因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