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芬蘭教育與文化部消息,審查人員近日向芬蘭教育與文化部部長桑尼·格拉恩-拉索恩(Sanni Grahn-Laasonen)遞交了“2030年之前幼兒教育和護理路徑圖”的審查建議書。審查人員建議,芬蘭應提高幼兒教育和保育,進一步發展人員結構、數量、資質和技能。
芬蘭兒童早期接受幼兒早期教育和保育比其他歐盟成員國和北歐國家更少。只有27.9%的3歲以下兒童參加了芬蘭的幼兒教育和保育,這遠低于其他北歐國家的比例(挪威為54.7%,瑞典為46.9%)。
其他北歐國家3歲至5歲兒童的學前教育比例為95%,芬蘭則為73.8%。芬蘭的參與率也低于歐元區和經合組織的平均水平。相對來說,低收入家庭和低技能母親最不可能讓孩童享受幼兒教育和保育。5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較低的費用和較短的家庭照料津貼周期是提高幼兒教育和保育參與率的措施,國此審查人員建議進一步減少費用,將家庭護理津貼的資格期縮短一年。
審查人員建議,進一步降低費用以提高參與率。芬蘭政府此前在中期政策檢討會議上決定,從2018年1月1日起,進一步降低對低收入家庭的收費。根據審查人員的說法,家庭照料津貼和托兒假的資格期限應減少到兩年,鼓勵家長參與工作,將孩子安置在幼兒教育機構中。
高質量的幼兒教育和保育需要多才多藝的技能。審查人員建議,開發幼兒教育和保育人員的技能和培訓。每個小組至少有一名具有大學教育學位的老師。小組還應具有應用科學大學和高中階段職業教育的幼兒教育和保育資格人員。特殊需要幼兒教育和保育方面的教師將提供咨詢或作為小組領導。
大學在幼兒教育和保育方面逐漸增加可獲得教學資格的學士學位。審查人員提出一個長期目標,未來只有獲得碩士學位才有資格在幼兒教育和保育方面進行教學,并建立一個永久性的繼續教育制度。(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