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怕的是天各一方,形單影孤,人靜夜涼。”農歷正月十五,中國人向來講究團圓。在外的中國留學生們雖不能回家團聚,卻也將元宵節過得有滋有味,并無“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落寞。
《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6)》顯示,2015年,中國在海外留學的學生有126萬人,約占世界國際留學生總數的25%。這意味著每四個國際留學生中,就有一個是中國留學生。在這樣的留學基數下,每批剛剛出國的留學生即使“初來乍到”,也不會舉目無親。
2016年剛剛赴英國圣安德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雨菲(化名)對此深有感觸。她告訴記者,入學初期,各種問題都在華人學長的幫助下順利解決,華人新生也很快相處如家人一般。“平日只要有空,我們就會齊聚某個宿舍,一人準備一道拿手菜,集體解饞。”
元宵節這一餐,更是在除夕便定下了。家常必備的番茄炒蛋、難度頗高的醬油雞、清爽鮮美的西蘭花炒蝦仁、麻辣勁爆的水煮肉片……八個同學圍桌而坐,大快朵頤。雨菲告訴記者,往年她在家過節,吃到的只有當地美食,如今雖然只身在外,菜色卻來自五湖四海,“飽了口福,解了鄉愁!”
已到英國一年,在倫敦藝術大學主修設計的秋君(化名)過得更為熱鬧。除了中國留學生,他們還邀請了來自美國、俄羅斯、埃及等國的室友,14個人湊在一起包湯圓。秋君介紹,因為沒經驗,大家包出的湯圓千奇百怪。“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后居然吃起來不錯,我們自己都很意外!”
據秋君講,受邀的外國室友還帶了自己調配的雞尾酒,色彩斑斕,果味清香。不過因為人數多,“豪邁”的他們直接用盆裝酒,滿滿四盆,喝時要用勺舀進杯子。秋君咯咯直笑:“中國有句老話,叫‘餃子就酒越吃越有’,我們湯圓配雞尾酒,應了元宵節又應了雞年,中西合璧,堪稱一絕!”
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研二在讀的李恬(化名)也想自己動手做菜,但10日從天而降的暴雪使她無法出門采購食材,不得不更改“作戰計劃”。她翻箱倒柜找出迷你麻將,邀請來兩位中國同學與一名外國室友,四人像模像樣地碼牌開局。麻將雖小,樂趣卻不減,從開始分不清條、餅、萬,到后來興奮地大喊“碰、碰!”,外國室友沒過多久就跟上節奏,玩得興致盎然。
李恬還為大家煮了事先在亞洲超市買好的湯圓。窗外寒風冽冽,天地相接,一片銀裝素裹;屋中笑語盈盈,熱氣氤氳,彌漫著黑芝麻香。李恬稱,這個元宵節,她過得十分溫暖。
“實驗室+泡面”是日本東京大學電子工程博士柯夢楠元宵節的全部。赴日四年,柯夢南2018年即將畢業,實驗與研究也已進入沖刺階段。每天早出晚歸,柯夢南連周末都不得休息,更毋談如何過節。被問及是否感到辛苦,柯夢南答,“讀好書、做好研究是我來日本求學的意義,所以我非但不覺得苦,反倒覺得充實。”
火樹銀花不夜天。身在各個時區的留學生們算好時差,不約而同,撥通了家里的電話。同一片天空之下,電話兩端的人雖未團聚,卻都心意滿滿,笑靨如花。屬于留學生們的別樣元宵,真正是蘇軾《水調歌頭》中的那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