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人群中顯得格外亮眼
郭白雪在2014年來到英國,在英國伯明翰大學念書。“英國的中國留學生之間交流很頻繁,在留學生圈子里,大家都是‘親戚朋友’,一到節慶,往往會聚在一起慶祝。”郭白雪說,“在中國城,每年都會辦一些‘中國味兒’很濃的活動,比如舞獅、舞龍等,很多英國人也是第一次見,感覺很新鮮。”
在華人社區,中國傳統元素實現了聚合;同時,在其他社區中,中國傳統文化以其強大的包容性也有了一席之地。這讓很多身處華人社區之外的中國人興奮不已。
孫心(化名)在英國曼徹斯特留學,攻讀語言學專業。她和郭白雪有不同的感受。“文化交融才是最好的文化交流。”在曼徹斯特節上,匯聚著各個民間藝術團體和不同族裔的社區,運用不同的方式慶祝這一天。
瑪依尼莎汗作為美國愛達荷州立大學唯一一個維吾爾族留學生,她給身邊人帶來的是異域風情。穿著維吾爾族特有的服飾在文化節上翩翩起舞,頭戴花帽、身著維族服裝,讓她在人群中格外亮眼。
“在國外也沒有停止跳舞,很多同學在我的帶領下也開始跳刀郎舞(維吾爾族的一種民間舞蹈)。”瑪依尼莎汗說。在美國,很多人都不了解作為中國民族大家庭一員的維吾爾族。為了讓同學了解中國維吾爾族,瑪依尼莎汗準備了有關維吾爾族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的資料,展示了熱瓦甫等維族樂器和抓飯等維吾爾族美食。瑪依尼莎汗說:“這遠遠不夠。”她還帶去了木卡姆音樂,邀請大家一同欣賞,教大家學跳麥西來普等。“有別于漢文化的中國元素種類繁多,傳播較廣,有關維族的歷史文化習俗等知識帶給外國同學很大驚喜。”她補充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