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是申請出國留學的高峰期。據了解,近幾年留學人數急劇增多,留學年齡呈現低齡化。在看起來很美好的出國留學的背后,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延遲畢業、留學生活不適應、輕生自殺、未婚先育、就業困難、甚至違法犯罪。
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采訪了近幾年出國留學的留學生以及部分家長、高校教師、出國留學機構專家、教育專家、心理專家等,試圖呈現出留學群體的多面性。
三個命運多舛的留學生
故事1
不適應環境患抑郁癥被迫休學
“抑郁性神經癥,建議藥物治療輔助心理治療。”當沈陽某家權威醫院心理門診的病志出現在小劉和他父母的眼前時,一家人陷入了沉默。
小劉,23歲,目前在古巴一所大學讀大四。如今因為抑郁癥和國外生活不適應,被迫休學1年,回國接受心理治療。
4年前,在沈陽參加高考失利后,小劉的父母想到了出國留學這條路。他們想,有國外的學歷,回來找工作應該很容易。
讓小劉的父母沒想到的是,小劉對古巴的文化、生活并不適應。小劉性格內向,不擅長與人交流,與留學生相處得并不融洽。加上與父母交流的比較少,小劉的性格越來越孤僻。于是他開始失眠,還得了胃病。最終學校老師聯系了小劉父母,小劉才回國接受心理治療的。
故事2
大男孩被寄宿家庭驅逐
美國時間凌晨1時許,1.82米高的大男孩小剛,在紐約的大街上通過電話向遠在沈陽的媽媽哭訴。原來,小剛一直在美國寄宿家庭中生活。這個家庭對小剛很寬容,但是小剛有抽煙的習慣,寄宿家庭里有3個孩子,房主多次勸說小剛戒煙。由于小剛任性,依然偷偷地在房間里抽煙。房主忍無可忍,將小剛趕出了家。聽到這兒,小剛媽媽心急如焚,半個月后通過多方聯系,又找到了一個新的寄宿家庭。
原來小剛家庭富裕,媽媽是沈陽一家企業的董事長。小剛從小被嬌生慣養。小剛本來不喜歡留學,可是媽媽看到身邊有很多朋友將孩子送到國外留學,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去沒有面子,就將小剛送出了國,想不到小剛出國后有多種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