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護法》上映前有人說“PG-13”不過是宣傳噱頭,但看完電影發現,如果不是藍色的血液和“花生人”似人非人的畫風,恐怕說是“R級”也不為過。
導演不思凡重新構筑了一個世界,暴力美學,中國風,詭異的畫風,尋找自我的思考全部融匯在一個成人向的暗黑反烏托邦動畫中。
數不清的爆破頭顱,腦漿橫飛以及“皰卯剁尸”的片段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除了酣暢淋漓的暴力,電影還非要探討一下“我是誰”的哲思。
故事的主人公大護法是一個頗具英雄主義色彩的人物,可是他比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更加有趣。一個矮胖子把自己結結實實的包裹在一件紅色的披風里,兩腮泛紅像個小丑,沒成想竟然是個蓋世英雄。
他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就已經成為奕衛國大護法,他為找徐太子來到花生鎮,一支法杖作為武器,威力無邊。
[page]
大護法守護的這個太子是片中唯一的喜劇角色,他的有趣不只是其極具喜感的人設,太子愛山水美人,不愛江山社稷,美食美酒逍遙快活,不愿意接受父親規劃的人生,只醉心于藝術創作,是個頗具現代性的二逼文藝青年。
但這個人又很容易妥協,做不做皇帝都好商量;很慫,永遠需要大護法的保護無法自救,他人格的確立是在好朋友小姜被殺之后。
妥協源于迷茫,因為他壓根兒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內心反復自問的“為什么”也始終找不到答案。如果登基做皇帝沒有意義,那又為什么要登基?越是習慣追求意義的人越是容易迷茫。
《大護法》中另一個對自我產生困惑的人是小姜。
他是“花生鎮”特別的存在,他想知道自己是誰,來自哪里,但是在這個人人如螻蟻一般生活的世界里,一個有思想、會說話的人對掌權者來說實在太可怕了。他革命,但也犧牲了。
[page]
《大護法》導演最初剪輯的動畫,比影院里所見的內容還要黑暗,甚至能達到“未成年人不建議觀看”的限制級,后來他們自己也有點看不過眼,修改成了現在的樣子。構建起全片的是1065個鏡頭,795個場景和91360幀的原畫。
劇中的人物刻畫,似在刻意營造一種反差萌。長相如徐錦江般粗野的男子,一開口便是滿滿的自戀。外表蠢萌可愛的大護法戰斗力意外的爆表。
劇中最悲哀的人物:皰卯。這個可憐可悲的人物,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追求自己的“理想”:有一天可以一刀直戳人心臟。
他每天用花生人的尸體鍛煉刀法,他追隨吉安,對花生人是“豬”這件事深信不疑。
這個人一往無前的追求“不負皰家后人”的目標,看似目標明確但其實他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卯卯每一次自我勵志都讓我想到那些為了虛無的成功而高唱凱歌的人,有些可笑,有點悲涼。
這種人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是誰,當然他們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