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機的平穩起降離不開跑道上各種助航燈光的幫助,春運期間,總臺《新春走基層》記者探訪太原武宿國際機場,我們一起來認識守護機場的“掌燈人”。

地處大別山腹地,雖然山高路遠,但在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古坊鄉古坊村,安徽功茗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訂單量暴增,公司負責人王根樓接打電話忙個不停。

新春佳節,重慶市潼南區桂林蔬菜基地里,新鮮的白蘿卜已經成熟。阡陌道路將萬畝土地分割開來,一輛輛三輪貨車奔馳其間。一處田埂上,幾名村民在三輪貨車司機奚政學的指揮下,將采摘的一摞摞白蘿卜裝上車。

這幾日,千盞花燈在泉州市區多點“開花”,各類工藝、各類造型的花燈匯聚了代代守藝人的巧思,成為世遺泉州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更寄托著泉州人獨有的浪漫。今年,泉州的花燈設在哪里?都有哪些文化活動?快跟隨閩南網記者的腳步來看看吧

作為泉州市“聚城暢通”的重要工程之一,近日,晉江市東部快速通道一期工程開足馬力,完成了新的施工節點。

陽光下,山坡上的24棟“白房子”格外醒目,仿佛給村莊打上了一抹高光。眼前這座名為“零799”的藝術區位于江西萍鄉市湘東區湘東鎮江口村,聚集著30多名與繪畫專業相關的藝術家,他們的工作室因通體雪白而被稱為“白房子”。

“污水中的雜質很多,如果直接排入隧道很容易造成淤堵。”中建三局大東湖深隧項目負責人曾利華說,“通過預處理,我們可以將水中大于3毫米的雜質過濾掉。”
連日來,石獅市關工委領導率領10支愛心團體和多名愛心人士,深入全市各鎮(街道)的村、社區,對“六失”青少年特殊群體開展慰問活動,累計向71名“六失”青少年送去慰問金超10萬元。

“在東北地區,喝茶逐漸成為一種新風尚。這段時間,我們店的銷量明顯提升,較往年同期增長30%左右。”春節期間,在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的道臺府古玩茶城,七墨堂茶品牌運營中心總經理宮冰感嘆“人氣回來了”。
今年55歲的李國忠,是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名義務巡湖員,守護湖區濕地和萬千只在此越冬的候鳥。今年這個春節已是他在崗位上度過的第六個春節。

大年初四,山西省洪洞縣郭家節村的村醫姬書雄正和家人吃著午飯,一個電話打來,姬書雄放下碗筷,拎上藥箱,出門跨上摩托就出診去了。

“福天福地喜洋洋,春到侯官大吉祥!”“好呀!”喜娘以喝彩詞唱出新年祝福,群眾整齊洪亮的叫好聲“點燃”了整條古街的新春氛圍,也讓地處閩江西岸的千年古村落侯官村熱潮涌動。

節前,在豐澤區這兩個產業園區的施工現場看到,為了保障工期進度,抓緊建設,項目業主與施工人員都堅守崗位,只爭朝夕,奮力推動園區建設提質提效。
黑龍江省森林消防總隊遜克縣大隊是這一次北兵南調的隊伍之一。去年12月中旬,隊員們告別了冰天雪地的東北老家,跨越4000公里來到貴州省黔東南州執行駐防任務,任務將持續到今年4月份。

一幅幅寫滿祝福和美好憧憬的春聯躍然紙上,吸引了諸多村民圍觀。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二大隊五中隊的工作人員也為村民們送上了掛歷、春聯等年貨,并發放交通安全宣傳單,巧妙地把春節祝福和交通安全宣傳相結合,在傳遞濃濃“年味”的同時,也把交通安全知識送進了千家萬戶。

一路西行,再陡轉北上,在地圖上勾勒出一個直角,一頭扎入中緬邊境的高山峽谷深處。這是2022年第一次在外務工、23歲的獨龍族女孩肖花的返鄉路。

17日上午10點50分,合肥南站站臺上,2023年的初雪還未融盡,空氣干冷清冽。李辰辰身著紫色制服,護目鏡下一雙眼睛大而明亮,拎著行李箱和防疫備品包,跨入G42次列車。
昨日上午,泉州市委常委、晉江市委書記張文賢帶隊開展春節前“走基層、送溫暖”走訪慰問活動。
大棚里長滿綠油油的辣椒、紅通通的番茄;大棚外成片的花菜已快成熟,等待工人們的采收……1月16日,記者走進位于福清市江鏡鎮的星源農牧基地,看到這里為春節“菜籃子”備貨的場景熱火朝天。

新春臨近,年味漸濃。在泉州市豐澤區各重點項目的建設現場,仍有不少人奮斗在一線,堅守崗位、馬不停蹄,搶抓節前施工期,跑出項目建設的“加速度”,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聚動能、添活力。
老年人健康事關百姓福祉、家庭幸福。近段時間來,在應對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時,豐澤區各街道、社區迅速貫徹上級部署,快速推進“防疫健康包”發放和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以暖心舉措做好老年人健康的“護航員”,讓群眾能安心、健康過好新春佳節。

“絕壁千里險,連山四望高。”這是對于云南哀牢山很形象的描述。這里地處中越邊境,密林重重、溝壑縱橫、信號空白,僅憑名字就令人心生畏懼,當地百姓稱其為“死亡森林”。

從2017年度首次分紅至今,小崗村每名股民年分紅從350元增至650元。與之相應,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820萬元增至1300萬元。

春節前夕,48歲的中藥材種植戶尹想成又成功出售了一批黨參,賺了4萬多元。年前的收益再一次讓他幸福感“爆棚”。

“歡迎光臨”“A8請您用餐”“這是您點的麻辣鍋底,小心燙”……晚上8點,記者來到位于河北省衡水市中心街的一家火鍋雞餐廳,叫號聲、服務員應答聲此起彼伏。

伶仃洋上航行一個小時之后,記者到達建設中的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這是深中通道隧道和海上橋梁轉換的關鍵樞紐點。臨近歲末,大部分建設者依舊留守在施工現場。
緊盯韓國客戶的動態下單量以及海外倉庫存數據,組織上游生產企業備貨、補貨,及時向海外倉發貨……新年以來,慕晨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蕪湖區域總經理唐文生顧不得休息,抓緊時間跟進出海“搶訂單”的最新進展。
調研組實地考察了新塘街道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深入了解“兩綱”落實舉措,充分肯定了晉江市婦聯推動“兩綱”重難點問題解決成效,并就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如何提升服務運營水平等問題進行指導。

2023年春運已經拉開帷幕,回家過節的旅客逐漸增多。春運期間,鐵路部門不斷優化客運服務,12306平臺新增多個高鐵外賣訂餐車站。江西上饒火車站高鐵外賣訂單量日均200多單,59歲的張捷是上饒站客運值班員,春運中,他還干起了送外賣的活,每日行走三萬步,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跑叔”。

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人們往往會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而公交車駕駛員仍手握方向盤,在白天與黑夜里駕駛公交穿梭在大街小巷,為每位乘客提供交通便利,用自己的堅守幫助乘客回家團圓。提及家人,謝克琍都十分感激愛人與孩子的理解和支持。
王慧銘是在富興堡工作30年的老中醫,周邊幾個社區的居民有什么基礎病、慢性病,他不用查詢檔案就“門兒清”。
曠野外、寒風里,驕陽下、風雨中,他們總是一抹橙黃在身,以車為家,走南闖北,押運數以千噸計的長長鋼軌,服務鐵路大動脈建設,讓漫漫長路變坦途。他們就是鋼軌押運員。
1月10日是第三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一直以來,公安民警用忠誠鑄就警魂,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安定,全力守護平安中國。
春節將至,為更好地幫助群眾解決生活困難,1月10日上午,荷塘區衛健局黨委委員、區疾控中心主任(區衛監執法局局長)譚愛平帶領單位黨員到仙庾鎮蝶屏村走訪慰問困難群眾,并向他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新春的祝福。

“尾牙”一過,年味也越來越濃了。此時,石獅企業的生產車間里是怎么一番景象?1月8日,記者走訪了寶蓋鞋業工業園數家企業,深入了解臨近年末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

今年是中歐班列開行的第12年,十多年來,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紐帶,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5個國家的208個城市,成為貫通歐亞大陸的國際貿易大動脈。穿山越嶺、跨越國境的班列在出發前要進行層層檢查,負責驗箱、裝載檢查的外勤貨運員,可以說是起點的“安全”守護者。
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向醫療救治轉變以來,我們街道辦事處以社區為單位,組織社區民警、人民調解員、網格員、平安志愿者入戶走訪,廣泛宣傳疫情‘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的科學防治知識,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和訴求,重點了解‘一老一小’和其他特殊病患的需求,確保群眾能夠隨時聯系到社區工作...

青藏鐵路那曲火車站承載著當地基建物資、生活物資運輸等功能。從2007年到這里工作開始,十余年來達瓦次仁和同事堅守在普通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1月4日上午,在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八里甸子鎮本桓高速公路施工現場,裝載機、自卸車等種類繁多的隧道挖掘設備有序停靠在一起。隨著照明燈打開,隧道挖掘洞里瞬間燈火通明,六工區一隊隊長楊飛龍帶領20余名施工人員從隧道口魚貫而入,隨后發出指令:“大家各就各位,先檢查設備,然后開工。”

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首日,福建各地全面落實國家部署和我省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工作實施意見。記者走訪多家基層發熱門診、省屬公立醫院了解到,發熱門診的就診人數已回落,“陽康”門診就診人數有所增加,各地正在想方設法增加重癥醫療資源,提升整體收治能力。

“血壓、體溫都正常,近期要注意勞逸結合,出現發燒等癥狀及時電話聯系我……”6日下午,福安市溪潭鎮瀨尾村村醫林忠振上門為村里留守老人鄭用城做完基礎健康監測后,邊耐心叮囑老人,邊將其情況記錄在健康管理卡上。
“大伯,這是維生素C片,記得每天飯后吃一片!如果身體有不適,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我們一定及時趕到。”1月7日上午,南安市翔云鎮沙溪村黨支部書記陳星兵和翔云鎮便民服務中心主任黃文軍來到村民陳西明老人家中探訪。
“劉阿姨,您的血壓高壓156,低壓98,稍微偏高一點,血氧99,正常。最近有沒有感覺到其他不舒服?”7日上午9時許,在各村巡診的臨江衛生院副院長、全科醫生張海波帶領本組家庭醫生團隊,來到浦城縣臨江鎮源尾村65歲的劉興蘭家中。
呼和浩特市有多少盞路燈?一年四季亮燈的時間有什么不同?不亮又如何及時發現......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呼和浩特市市政建設服務中心的照明服務所,就是在這里,控制著城區8萬多盞路燈的運行,這里也是城市照明管理系統的大腦,實時監測路燈的運行數據。
這次院壩會,參會的有村民,還有區、街道、村三級黨員干部。通過“三級院壩會”機制,璧山區各級干部下沉到基層,聚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冬季,中俄界江黑龍江江面被厚厚的冰雪覆蓋,天然屏障消失,盜捕和越界捕撈變得容易,每三天一次對界江進行分段踏查是北極邊境派出所的重要任務。

每年冬閑,哈爾濱市呼蘭區長嶺街道黃崗村姜麗梅都到鄰村長嶺村一家糖果廠打工,今年也不例外。姜麗梅喜滋滋地說:“一般從7月干到次年春節,10個月的時間能賺近5萬元錢!”
在位于安溪感德鎮的佛羅花(福建)綜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剛剛上馬的全自動烏龍碎茶生產線將茶青“吃干榨盡”。這條生產線除了對茶農廢棄的茶青進行回收、加工利用,使之“變廢為寶”,還能對春秋季出產的鐵觀音毛茶進行磨粉、精加工,綜合利用率高達80%。
今年58歲的李輝軍是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常家鎮北板營村黨支部書記。村子地處馬頰河東岸,毗鄰黃河,曾有很多鹽堿地。為了改堿,村民使足了勁——秸稈還田,合理輪作,引來黃河水漫灌壓堿,提高了糧食產量。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有不斷追求、不斷學習,自身求變、自我革新,才能行得遠、走得穩,不努力就會被淘汰。”從以前的“鋼鐵職工”到現在的服務總監,51歲的郭普旭是首鋼搬遷調整、轉型發展以來成千上萬轉型轉崗職工中的普通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