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是新冠感染后,血虛引起的頭暈、出汗,喝點‘四物湯’補補血。另外開些桂枝、細辛、烏藥、炙甘草,能熱小腸、降血糖,對你的糖尿病有好處。”9日,在三明市三元區富興堡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慧銘正在給69歲的姚女士把脈,他一邊記錄脈圖,一邊跟姚女士溝通癥狀和用藥。他們所在的診室,是服務中心在去年年初設立的王慧銘全國基層名老中醫專家傳承示范診室。
王慧銘是在富興堡工作30年的老中醫,周邊幾個社區的居民有什么基礎病、慢性病,他不用查詢檔案就“門兒清”。最近,他一天要在診室接診60多個病人,還要回復微信上患者們的健康咨詢問題,或者打電話對患者的用藥效果進行隨訪。“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無償公開了新冠預防方——‘扶正防疫飲’與‘沉桂辟穢香囊’,新冠治療方——‘解肌清瘟飲’等協定處方。我也把自己的退熱藥方——‘葛根湯加大青龍湯’告知周邊居民和其他社區衛生服務站。相比西藥,中藥儲備更充足,給我們有效減輕壓力。”他說。
富文社區醫養結合服務站是富興堡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下轄機構。9日下午,74歲的洪先生來到這里取藥,他告訴記者:“我老伴兒和孫女都感染了,我就過來找醫生。走路兩分鐘就到,就診很方便。”另一邊,藥劑師林青青正在操作自動煎藥機,旁邊桌子上擺放著幾十包密封好的中藥。“社區居民我們都熟悉,誰的藥煎好了,我們就捎帶著送上門。”林青青說。
“現在實施‘乙類乙管’,我們主要依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開展新冠感染的防治工作。這版方案進一步完善了中醫治療相關內容。我們服務中心有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下轄的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1個村衛生所也能開方抓藥、代煎配送,周邊大部分居民能就近治療。”富興堡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范鵬飛一邊說,一邊打開微信推文,“這里公布了各社區(村)家庭醫生電話和應急轉運車輛聯系方式。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家庭醫生會進行電話或入戶隨訪,為其指導用藥。一旦發現有需要住院治療的重型、危重型病例,我們就會立馬聯系總院,實施轉運”。
(福建日報見習記者 馬丹鳳 通訊員 劉子豪 發自三明市三元區富興堡街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