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11號),由張紹剛主持、李誕、池子擔任隊長的對戰喜劇綜藝《脫口秀大會》迎來首播。很多小伙伴聽到這個名字就會聯想到《吐槽大會》,那么和《吐槽大會》比起來,《脫口秀大會》有哪些優劣勢呢?兩檔節目相同與差異在哪?我們一起來了解~
首先《脫口秀大會》除了主持班底相似外,名字也采用的同一句式,但實質上與《吐槽大會》還是相差甚遠的。《吐槽大會》是全明星陣容,以吐槽明星為主題,而《脫口會大會》響應了“星素結合”的號召力,每期只請來兩位明星,其余全部為素人。
只不過是因為《吐槽大會》吃到了甜頭,所以騰訊視頻還想借用它的名聲與口碑打造新的一檔節目。然而在騰訊視頻上個月推出的節目《吐絲聯盟》中,也是采用了星素結合的脫口秀方式。如果《吐槽大會》是個人的話,它一定會吐槽:“你們不要再借我上位了。”
《脫口秀大會》倒是有一點《吐槽大會》的意思,李誕一上來就吐槽張紹剛,稱其為最沒用的主持人。之后還吐槽舞美太簡陋,又說冠名商因為做《吐槽大會》剩了點零頭所以又做了一檔《脫口秀大會》。
這段開場表演看似是吐槽,其實“深藏玄機”,因為李誕從一開始就道出了節目組的問題,讓觀眾做好心理準備。比如說舞美簡陋,環視一下確實如此,沒有絲毫點綴的舞臺,兩側擺放著幾張沙發和椅子,這就是全部了。
除此之外,李誕提到的一句《脫口秀大會》是用做《吐槽大會》剩下的錢打造的新節目,雖然這只是一個段子,但看起來不是沒有道理的。《脫口秀大會》從舞臺、到嘉賓、再到節目的環節,都給人一種倉促感,完全不像是精心準備過的節目。
再看一下場下的嘉賓,首期《脫口秀大會》請來了兩位明星,分別是加入池子戰隊的倪萍,和加入李誕戰隊的柳巖。本期脫口秀是以“標簽”為核心,而倪萍和柳巖則恰好是有標簽印記的兩位藝人,所以他們也理所應該的成為了其余素人嘉賓吐槽的對象。
不過前面已經講過,這檔節目并不是以吐槽藝人為主,這一環節在素人嘉賓這里基本上只是一帶而過,所以想要聽到新鮮爆炸的八卦,您還是得去看《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中的素人在吐槽藝人時,內容總是較為老套與乏味,沒有點睛之筆。
吐槽柳巖無非就是身材那點事。王建國表示很多人都有被人定性的困擾,而柳巖就沒有,別人瞅她的時候她永遠都知道別人瞅的是啥。池子說別人趁一個億,而柳巖趁兩個億(E)。連倪萍都吐槽柳巖,“我們那個年代沒有穿著泳裝主持的。”
甚至柳巖自己上臺的時候都說,“都說我借身材上位,我管誰借了。”不由得令人想起大棚在《煎餅俠》里對柳巖說過的一句話:“胸就是你自己的,怎么能叫借呢”都已經兩年了,竟然還是玩兒過的梗。
相比之下,還是李誕的吐槽有趣多了。李誕吐槽倪萍的標簽就是“煽情”,“但煽情怎么了,雖然她現在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主持人,但她當年也是一個來自山東農村的普通女孩兒”簡單一句話加上語氣和動作,又將氛圍拉回到到“煽情”。隨后李誕在講述別的故事時,又再一次恰到好處的cue到了這個梗。李誕在脫口秀上能夠大放異彩的原因在于,他的內容不但新鮮有趣,更重要的是他有表情和動作上的結合。這一點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比如這位IT宅男嘉賓韋若琛,發現“黑客情人節”,他的內容并不算糟,但韋若琛輸在肢體與表情都略顯僵硬,看起來像在背臺詞,絲毫沒有個人的風格。看過之后只有一個感受:我覺得很普通。
素人劉源個人特色就明顯多了。但劉源在接連兩個環節,都脫離不了一個梗,就是以重慶人的身份,極力抹黑四川人。將“地域黑”搬上脫口秀,其姿態恍惚間又讓人看到了第二個周立波。
總而言之,試圖借《吐槽大會》的《脫口秀大會》,完全沒有做出《吐槽大會》的新鮮性與趣味性,響應“星素結合”,卻沒有挖掘到優秀的素人,導致整期節目的亮點寥寥無幾。唯一的作用就是,首期《脫口秀大會》,將會成為《吐槽大會》第二季的絕佳素材。
騰訊視頻在成功的打造出了一檔《吐槽大會》之后,又借用《吐槽大會》的部分元素,接連打造了兩檔類似的脫口秀節目,試圖能夠收獲《吐槽大會》的成績。而這兩檔節目不但損失了《吐槽大會》的亮點,在內容上又沒有新的創新,自然就很難有新的超越。
要說目前國內比較出名的脫口秀,無非是《吐槽大會》、《奇葩說》、《今晚80后脫口秀》等幾檔節目而已,而騰訊視頻只是在原有成功例子上進行模范而已,而沒有更加注重的創新出新的節目,這樣的方式其實并不易于脫口秀節目的良性發展。
我們不能說《脫口秀大會》沒有亮點,只是說它亮點一般,怎么創新出新的熱門脫口秀,還有點電視人思考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