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26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2025年泉州世界遺產日系列活動暨泉州世界遺產數字化保護工程啟動儀式25日舉行,泉州發布近期即將開展的三大重要項目,分別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改擴建項目、泉州市博物館通史展改造提升項目以及2025年“第十一屆國際冶金史大會”項目。隨著這些項目的落地,將進一步推動泉州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展示和傳播交流。
泉州海交館將在原址進行擴建提升
據介紹,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將在原址進行擴建提升,二期工程位于泉州海交館現址南側預留空地,用地面積15000平方米(22.5畝),新建場館建筑面積約27400平方米,預計總投資約4億元。
項目擬新建展廳包括:泉州與明清海洋陳列館、海絲沿線國家專題陳列館、中國古代沉船陳列館、外來宗教石刻陳列館、中國外銷瓷陳列館、海上絲綢之路民俗文化陳列館、臨時展廳、文物修繕實驗室等。
二期建成后,整體建筑面積達42885平方米。項目將打造成為展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文明交流互鑒的地標性海絲文化交流展示中心。目前,項目已完成可研報告批復立項工作,并列入中央預算內投資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項目儲備庫。
泉州市博物館通史展啟動改造提升
泉州市博物館基本陳列改造提升項目,改造面積共計5351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3500平方米,主要對泉州市博物館二層通史展、三層世界閩南文化展示中心、紅色記憶和公共區域進行改造提升。
作為泉州市唯一的綜合性博物館,泉州市博物館現收藏有近5萬件歷史文物、自然標本,其中珍貴文物400多件。泉州市博物館計劃于2026年春節前正式對外開放,將進一步成為展現泉州厚重歷史、博大精深文化的金名片,更好滿足市民與游客對高品質文化體驗的需求。
第十一屆國際冶金史大會將在泉舉辦
9月24日至28日,2025年“第十一屆國際冶金史大會”將在泉州市舉辦。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聯合申報,將在討論冶金技術與人類文明等廣泛問題的基礎上,圍繞海上金屬貿易設置專門議題,探討泉州等港口城市的歷史意義及其所串聯的貿易網絡。
據悉,國際冶金史大會自首屆會議于1981年在北京召開后,已成為國際冶金史學界的盛會,其后分別在中國、韓國、泰國、日本等國家舉辦,是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科學家和工程師之間的跨學科聚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這條濱海“黃金通道”提前實現主體完工2025-07-03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