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
7月20日,第十六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復賽落下帷幕,約旦的牧沙、美國的龔浩、白俄羅斯的蘇小小……等三十名選手分別代表亞洲組、美洲組、歐洲組、大洋洲組和非洲組成功入圍全球30強。
與往屆相比,本屆“漢語橋”賽事復賽賽制全面升級,選手們按洲別進行分組,展開“中外大學生互動對話賽”,各組按參賽人數比例晉級。在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漢語言文化傳播基地的演播樓里,選手與中國大學生合作,雙方通過口述或結合肢體語言,讓對方猜出正確詞語。每2分鐘后,選手順移至下一名大學生面前,直至該組選手全部輪換。每猜出正確的詞語積0.5分,復賽成績與之前“過橋”比賽的分數相加,排名靠前的選手拿到下一輪“一字沖關賽”的入場券。
復賽設置這一中外互動對話賽環節,讓外國選手們與中國大學生面對面的交流與碰撞,在體現中國文化的多元性色彩的同時,又展示出中外青年的不同文化視角。在每個兩分鐘內,都能看到他們為了屏幕上的詞語而“手舞足蹈”,精彩紛呈。
據悉,晉級30強后,選手們將迎來更加殘酷的考驗,各大洲晉級選手將進入“一字沖關賽”。第十六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輔導老師張進軍副教授對晉級選手寄語道:“希望選手們輕松、快樂地面對接下來的比賽,不要把它當成負擔,而是把每一場比賽當做漢語學習、結交朋友的機會”。
三十強選手名單:
歐洲組:蘇小小(白俄羅斯)、艾門(法國)、林峰(俄羅斯)、何本德(德國)、李茗然(烏克蘭)、吉偉仁(英國)、葛金鷹(英國)
美洲組:龔浩(美國)、穆宸鵬(美國)、米凱(美國)、林娜(墨西哥)、愛麗絲(秘魯)、孟思愷(加拿大)
亞洲組:牧沙(約旦)、林智明(泰國)、柳添貴(印尼)、王亞美(孟加拉國)、尹瑞邦(緬甸)、沙米爾(馬來西亞)、陳銳杰(柬埔寨)
大洋洲組:白麗(澳大利亞)、馬克思(澳大利亞)、劉思遠(澳大利亞)、南勝杰(新西蘭)
非洲組:陳安憶(摩洛哥)、趙之行(蘇丹)、 凱利(南非)、何耀飛(馬達加斯加)、瑋琪(埃及) 、萊昂(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