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天(攝影:高藝航)
搜狐娛樂訊 自2002年的《冷水澆頭》之后,隱遁多年的杭天終于再發專輯,名曰《十二年后》。
從2003年淡出樂迷視線,到2015年重回舞臺,十二年,正是他闊別樂壇的時長。
杭天與樂隊(攝影:大剛)
世紀之交的兩張經典專輯,曾讓杭天成為諸多70、80后樂迷的英雄,而對于大多數90、00后一代,這無疑是個陌生的名字。他險些就成了沉睡在中國新音樂歷史中的舊日傳奇。
而即便在一長串“傳奇”名單中,杭天也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一個不黨不群的異類。在地下搖滾風起云涌、扭曲憤懣之聲遍野的時代,他是國內最早以中文演繹純正布魯斯音樂的“第一人”,于經典布魯斯、根源搖滾樂以及Bob Dylan的礦脈中掘取水晶。諧謔冷眼抑或悲憫熱忱,皆生發自最切身的生命經驗,從無附會和矯飾,亦少有文藝腔和道學氣。論音樂血統與詞作風格,國內可相提并論者,至今并無二人。
世紀初年,被失望和無力感統攝的杭天出走海外,將志趣轉向考古和書法,猶如空間和時間的雙重逃亡。但他知道,對于自己留在《冷水澆頭》文案末尾那句“出路何在?”的詰問,這顯然不是一個完美的答案。
然而現實也一如那篇文案所述,十二年里,“商業與權力的聯姻”變本加厲,“藝術家”們仍在“絲絨監獄”改造成的“蜜月洞房”里志得意滿。曾經的搖旗吶喊者紛紛改頭換面或銷聲匿跡,而杭天,卻奇跡般地回來了。
巡演海報
新歌《十二年后》和《變化將至》以迥異曲風為心態劃界,整張專輯又以《變化將至》為始,所有曲目按創作錄制年代倒序排列——其創作時間橫跨1997至2017二十載,錄音地點輾轉于1997年五道口的演出現場、早年蝸居的海淀區地下室、鼓手吳志軍的鼓房、芝加哥Hyde Park公寓等處。
專輯所收舊作大多由早年錄音素材重混而成,最后三首《她終于呼我了》、《聽我唱唱這三句半》和《Sweet Home Chicago》(傳奇布魯斯音樂人Robert Johnson經典作品翻唱),更來自不久前才尋得的錄音卡帶。新歌過后,曲目隨音質銹蝕的遞增呈現出愈見久遠的年代感,如時空倒流,又像打開塵封多年的聲音罐頭。那漸次裸露的赤誠之心,依舊鮮活如初,動人肺腑。
顯然,這是一張告別之作,在“變化將至”的當口,為過去留影做結,為未來埋下讖言。它雖是一部“個人史”,卻可期“吾道不孤”。擔道者從來人微言輕,所幸還可以譜曲成歌,在歌唱中互相辯識,并肩同行。
十二不僅是表盤和命盤上的一個輪回,更可以成為上升的螺旋,累積變化的力量。如今,帶著這張《十二年后》和明日啟程的全國巡演,杭天已準備好迎接所有的可能。